列子御风旬五日,庄周称寿八千秋。
归欤烟雨蒙蒙景,萼集班衣剩劝酬。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为渔庄的烟雨景致而作。全诗意境幽远,含蓄蕴藉。“列子御风旬五日”一句,写渔庄主人驾着风船在海上飘行了十五天,“称寿八千秋”,指渔庄主已活了八百岁了。“归欤”二字点出诗人对这位老人的敬慕之情。接下来两句,诗人描绘出一幅烟雨蒙蒙、风景宜人的渔庄画面,并借《楚辞·渔父》中的典故,劝慰渔庄主人多保重。

【答案】

列子乘风十日九日,乘风而行,可以一日千里,故有“旬日”、“旬五日”之说。庄子称道老聃(庄周),说老聃的寿命比

八千岁还要长,所以有“称寿八千秋”的说法。“归欤”二字,点出了诗人对渔庄老翁的敬意和羡慕之情。“归欤”即“归哉”

,意为“回去吧”。这里既指回到家乡去,也指回到自己的内心去。渔庄老翁驾一叶扁舟在烟水茫茫中漂泊,这景象令人感

慨不已,因此诗人用“烟雨蒙蒙”来描绘这种景色,用“渺渺”来形容其浩渺无边。渔庄的主人驾着风船在海上飘行了十

五天。这期间,他一定经历了许多事情。“称寿八千秋”,意谓渔庄主人年高望重,可与天地同寿。

第五、六句:渔舍旁边,有一位老翁,正在为渔舍主人祝寿。“萼集班衣”,典出《晋书.王戎传》。王戎为人清俭寡

欲,常叹人少富贵,物多辛苦。他在洛阳时,尝与石崇共坐语,因顾视四壁之内,唯有弊床、弊几及弊帽,于是喟然叹曰:

“此居处不亦烦乎!”王戎所穿的敝衣、敝帽都十分朴素,而石崇却穿着华丽的衣服,王戎对此感到惭愧,便向石崇请教

:“卿何以过吾?”石崇回答说:“此犹是未足。”王戎不解其意,石崇解释道:“卿居千兵万马之上而不知足,吾处百

人之下且知足!”后来人们把石崇的这句名言改为“人以食为天,吾以地为天;今食无兼味,汝可止与人足!”用来讽

喻贪得无厌的人。这里用“班衣剩劝酬”来比喻渔翁的谦让之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