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家山已十程,摇鞭自笑苦劳生。
云先带暝岩边宿,月独伴人溪上行。
草屋停骖难可意,店翁叱犬不容声。
明朝路远起须早,第一鸡啼是五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每一联的逐句释义:

  1. 回首家山已十程,摇鞭自笑苦劳生。
  • 回头望向家乡(家山),已经经过了十个旅程。
  • 摇动着手中的马鞭,自己感到有些疲惫和辛苦。
  1. 云先带暝岩边宿,月独伴人溪上行。
  • 天空中的云彩仿佛带领着夜色中的山岩休息。
  • 月亮陪伴着行人独自走在溪水上。
  1. 草屋停骖难可意,店翁叱犬不容声。
  • 在草屋停下马匹,感觉这样不太舒服,也不符合心意。
  • 店主人用严厉的口吻呵斥他的狗,声音不大但很有威严。
  1. 明朝路远起须早,第一鸡啼是五更。
  • 明早的路还很长,所以早上就要起床赶路。
  • 第一声鸡鸣就是五更天了,意味着时间已经很晚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首联“回首家山已十程,摇鞭自笑苦劳生”展示了诗人对自己长途跋涉的感慨,以及内心的辛酸。颔联“云先带暝岩边宿,月独伴人溪上行”则进一步表现了旅途的艰难与寂寞,云和月成为诗人孤独旅程的伙伴。颈联“草屋停骖难可意,店翁叱犬不容声”则描绘了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简陋的住所、粗暴的主人等。尾联“明朝路远起须早,第一鸡啼是五更”则点明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未来行程的焦虑。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各种细节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