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老凋零不忍闻,奈何天又夺斯人。
汉初贾谊曾前席,晋后渊明耻屈身。
尚想醉归松路月,可堪梦断草池春。
同宗闻讣尤伤感,老泪无多暗损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一定要认真读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诸老凋零不忍闻,奈何天又夺斯人”:众位老人相继去世我不忍心听(他们逝去的消息),上天为什么要又夺取了这样的人?这是诗人悲痛欲绝时的心声。“汉初贾谊曾前席,晋后渊明耻屈身”:汉代的贾谊曾经为君王的前席而献策,晋代的陶渊明因为不愿向统治者屈服而辞官归隐。诗人在这里以贾谊、渊明来比自己,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尚想醉归松路月,可堪梦断草池春”:还想着在松树间漫步赏月,怎奈何春夜里梦醒却只能看见草丛中盛开的春花。这里写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哀。“同宗闻讣尤伤感,老泪无多暗损神”:我们这些家族中的同辈听到噩耗时更是悲伤不已,只是老泪纵横而已。诗人通过“同宗闻讣尤伤感”,表明他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因此面对自己的家族成员的哀悼而“老泪无多暗损神”,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答案】
译文:①众位老人相继去世我不忍心听(他们逝去的消息),上天为什么要又夺取了这样的人?②汉代的贾谊曾经为君王的前席而献策,晋代的陶渊明因为不愿向统治者屈服而辞官归隐。③还想着在松树间漫步赏月,怎奈何春夜里梦醒却只能看见草丛中盛开的春花。④我们这些家族中的同辈听到噩耗时更是悲伤不已,只是老泪纵横而已。赏析:元结是唐中期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这首诗是他在友人赵秋晓死后所作。元结与赵秋晓交好,彼此感情深厚。赵秋晓死讯传来,元结悲痛万分,写下这首诗来吊唁他的亡友。全诗情感真挚,哀痛沉郁,语言质朴,风格沉郁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