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见琳宫全盛时,朅来荒梗倍伤悽。
虚堂不复瞻遗迹,败壁才容觅旧题。
帝傅前修皆矩矱,云孙后裔合攀跻。
兴衰补弊应商略,徙倚修廊日欲西。
注释:
- 过冲寂观:《太平广记》记载,唐天宝中,李白游至江西南昌,路过冲寂观。
- 惯见琳宫全盛时:形容冲寂观曾经十分兴盛。
- 朅来荒梗倍伤凄:意思是说,我来到这个荒凉的地方,感到更加悲伤。
- 虚堂不复瞻遗迹:意思是说,空荡荡的大厅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遗迹。
- 败壁才容觅旧题:意思是说,残破的墙壁上还能找到过去的痕迹。
- 帝傅前修皆矩矱:意思是说,过去的皇帝都是遵循道德的楷模。
- 云孙后裔合攀跻:意思是说,我们的后代也应该努力学习,争取进步。
- 兴衰补弊应商略:意思是说,面对国家和个人的兴衰,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制定策略。
- 徙倚修廊日欲西:意思是说,我在修廊里徘徊,看着西边的天空渐渐变暗。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览江西南昌的冲寂观时所写。诗人以沉痛的心情描绘了冲寂观的衰败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惯见琳宫全盛时”,描绘了冲寂观曾经的辉煌。琳宫全盛时,意味着这里曾经是一片繁华的景象,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参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繁华之地已经变得荒芜,令人感到无比悲伤。
第二句”朅来荒梗倍伤凄”,表达了诗人来到这个荒凉的地方时的感慨。朅来表示突然的到来,荒梗则象征着这个地方已经变得无人问津,让人感到格外伤心。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接下来的三句”虚堂不复瞻遗迹,败壁才容觅旧题”,描述了冲寂观的现状。虚堂不复指空旷的殿堂,不再有昔日的热闹;败壁才容觅旧题则表示这里只剩下了破损的墙壁,让人无法寻找到过去的痕迹。这些描述都传达出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失望和哀怨之情。
最后两句”帝傅前修皆矩矱,云孙后裔合攀跻”,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帝傅前修皆矩矱意指过去的皇帝都是遵循道德的楷模,而云孙后裔合攀跻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他们的后代也能努力学习、争取进步的愿望。这里的反思和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整首诗通过对冲寂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荣辱兴衰,诗人呼吁人们要珍惜当下的时光,努力追求进步和发展。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