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中秋月,天边白发翁。
一轮还自满,千里共谁同。
扰扰干戈后,栖栖羁旅中。
持杯那复问,一釂百分空。

【注释】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

元长:作者的字。

江上:江边。

干戈:武器。

栖栖:忙忙碌碌的样子。

【赏析】

《中秋呈元长》,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作者时年四十岁。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月夜怀人,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上中秋月,天边白发翁。”首二句写中秋之夜的月光。诗人登高临下,举目四望,但见明月朗照江面,皎洁如玉;而远处的白发老人,却影单形只。诗人用一个“白”字点出老人的年老体衰,又用一个“满”字写出了月亮圆、人已圆的意境。

后二句写诗人的感慨。一轮皓月,本应千里共赏,可是自己远在他乡,不能与友同看中秋明月,只能徒增惆怅而已。

“扰扰干戈后,栖栖羁旅中。”第三联紧承前两句,进一步抒写自己的感伤之情。战争之后,国家动乱不安,诗人只好四处漂泊,寄身他乡。

“持杯那复问,一釂百分空。”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劝慰,意思是说,你何必要问这杯中的酒有多少呢?其实它的价值不过十分之一而已,不值得挂齿。言外之意就是希望你不要因我久别而感到寂寞,我们虽相隔千里,但友谊却是永恒的,总有一天会重逢的。

全诗以景起兴,借中秋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写得较为含蓄蕴藉,但也不乏真挚的情感流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