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作清光伴,潇然属两翁。
他乡多病后,竟夕一樽同。
孤杵征衣泪,寒沙战角风。
何由遂心赏,幽思渺秋空。
注释:
谁作清光伴,潇然属两翁。谁是谁的伴侣?潇洒自在两老者。
他乡多病后,竟夕一樽同。他在异地多病之后,竟然与老友一起共饮。
孤杵征衣泪,寒沙战角风。他孤独地扛着征衣,眼中含着泪水,在寒冷的沙地上战斗,风声凄厉。
何由遂心赏,幽思渺秋空。我怎样才能满足我的心愿?我的思绪飘向遥远的秋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诗人与好友元长共同赏月的诗。全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谁作清光伴”,意为谁能与这明亮的月光相伴?诗人以“清光”指代月亮,以“伴”字表达自己与友人共享明月的愿望。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月亮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成为诗人和朋友共同欣赏的对象。
颔联“他乡多病后,竟夕一樽同”,描述了诗人在异乡生病后的孤独与凄凉。他与元长共同饮酒,度过了漫长的夜晚。这里的“竟夕”一词,表示整夜、彻夜的意思。整夜陪伴着元长,可见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颈联“孤杵征衣泪,寒沙战角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情景。他独自一人扛着行囊,眼中含着泪水,在寒冷的沙地上战斗。这里的“孤杵”指的是诗人手中的行囊,而“寒沙战角风”则形容了他在外的艰辛与孤独。
尾联“何由遂心赏,幽思渺秋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无法实现心中的愿望,只能在深深的秋空中寄托自己的思念。这里的“幽思”指的是诗人内心深沉的感情,而“渺秋空”则形容他的思绪如秋空般辽远、难以触及。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好友元长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在异乡的孤独与辛酸。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深情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