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西倾朔野宽,鱼龙掀舞去漫漫。
润蒸霏雾一川暗,怒激惊风千里寒。
九折势须回故道,三山天为障狂澜。
寻源不作乘槎计,沧海他年一钓竿。
红门扫役所观河
砥柱西倾朔野宽,鱼龙掀舞去漫漫。
润蒸霏雾一川暗,怒激惊风千里寒。
九折势须回故道,三山天为障狂澜。
寻源不作乘槎计,沧海他年一钓竿。
注释:
- 砥柱西倾:形容黄河的龙门山像一块巨石倾斜在西边。
- 朔野宽:指广阔的北方平原。
- 鱼龙掀舞:形容河水中鱼和龙相互翻滚嬉戏的景象。
- 润蒸霏雾:形容云雾缭绕,水汽蒸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九折势须回故道:指黄河的曲折之势必须回到原来的河道。
- 三山天为障狂澜:指山峰如同屏障一样阻挡着汹涌澎湃的波浪。
- 寻源不作乘槎计:指不寻求渡过天河的方法。
- 沧海他年一钓竿:指将来有机会时再使用钓鱼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黄河景象。首句“砥柱西倾朔野宽”,描述了黄河中的龙门山像一块巨石倾斜在西边,展现出黄河雄壮的自然景观。第二句“鱼龙掀舞去漫漫”,则描绘了河水中鱼和龙翻滚嬉戏的壮观场面,形象生动。第三句“润蒸霏雾一川暗”,进一步渲染了云雾缭绕、水汽蒸腾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更加神秘莫测。
接下来四句“九折势须回故道,三山天为障狂澜。寻源不作乘槎计,沧海他年一钓竿。”表达了诗人对黄河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其中“九折势须回故道”意味着黄河的水道必须回到最初的路径上,而“三山天为障狂澜”则是指山峰如同屏障一样阻挡着汹涌澎湃的波浪。诗人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沧海他年一钓竿”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憧憬,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以黄河为背景,通过对黄河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