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楼钟断锁长廊,谁共萧斋一炷香。
书册自能留久坐,灯花还解劝馀觞。
风回绝壑沉虚籁,雨入幽林送嫩凉。
老懒由来贪睡美,秋衾不怕夜初长。
注释:
寺楼钟断锁长廊,谁共萧斋一炷香。
书册自能留久坐,灯花还解劝馀觞。
风回绝壑沉虚籁,雨入幽林送嫩凉。
老懒由来贪睡美,秋衾不怕夜初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夜晚的静谧中,独自在书房里读书、品茶、赏景,感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
诗的第一句“寺楼钟断锁长廊,谁共萧斋一炷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寺庙中的钟声已经停止,长长的走廊也被锁上了,只有一个人在那里静静地坐着,手里拿着一支香。这里的“萧斋”指的是诗人的书房,而“一炷香”则代表着诗人在阅读时的心情。
第二句“书册自能留久坐,灯花还解劝馀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书房里的活动。他拿起书籍,可以长时间地阅读;同时,灯花也在努力地开放,仿佛在为诗人加油鼓劲。这里的“留久坐”和“解劝馀觞”都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享受。
第三句“风回绝壑沉虚籁,雨入幽林送嫩凉。”则是描写了诗人在书房外的景色。微风吹过山谷,发出深沉的回音;雨水洒落在幽深的树林中,带来了凉爽的感觉。这里的“绝壑”和“幽林”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深远的思考。
最后一句“老懒由来贪睡美,秋衾不怕夜初长。”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总结。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喜欢安静的生活,是因为喜欢睡觉。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不怕夜晚的到来,因为他知道睡觉可以让他放松身心,恢复精力。这里的“老懒”和“夜初长”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内外的景色和诗人心情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充满知识气息的世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即喜欢安静的生活,享受读书的时光,不怕夜晚的到来。这种生活态度和情感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