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无地著纤尘,独鹤孤云寄此身。
琴发清弹庐阜月,诗探妙意武林春。
少陵深契赞公语,惠远能知陶令真。
扰扰今谁同此趣,容车山下两闲人。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代的某个时期写给一位名叫“空老”的人。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虚怀无地著纤尘,独鹤孤云寄此身。
注释: “虚怀”指的是敞开胸怀,“无地著纤尘”意味着没有一丝尘埃;“独鹤孤云”形容自己像一只孤独的鹤和云朵一样,不依附别人;“寄此身”则表示把自己的全部寄托于这个身外之物,即诗和书卷。琴发清弹庐阜月,诗探妙意武林春。
注释: “琴发清弹”指的是弹奏出清亮而美妙的琴声;“庐阜月”可能指的是庐山上的月光;“诗探妙意”是指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和巧妙的表达;“武林春”则可能指的是春天里的武夷山,因为武夷山有“武陵”之称,这里的“武林”可能是对武夷山的美称。少陵深契赞公语,惠远能知陶令真。
注释: “少陵”可能指的是杜甫,因为杜甫被后人誉为“诗圣”;“赞公语”指的是赞扬的话语或思想;“惠远”可能是对某人的尊称;“陶令真”则可能指的是陶渊明的真实写照或品质。扰扰今谁同此趣,容车山下两闲人。
注释: “扰扰”可能意味着纷扰、喧嚣;“今谁同此趣”是指当今世上还有谁能与自己有相同的兴趣或追求;“容车山下两闲人”则是指两位闲人——容车山和山下的两个闲人,他们或许就是诗人所羡慕的对象。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诗意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同时,他也通过对友人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的高洁品质和深厚的友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