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波上半帆风,散发篷窗笑傲中。
晚境但深耽酒癖,穷途犹愧作诗工。
天边垄坂三秦阻,海上山川百越通。
得尽馀龄安一饱,此身何敢较西东。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全诗如下:
将至三衢杨村道中小饮
衢州的江面上半帆风起,我在篷窗前悠然自得地笑着。
晚年我深深沉迷于饮酒,感到惭愧的是写诗的技巧还不足。
天边的垄坂阻挡了秦地,海上的山川通达百越。
希望在余生中能够吃得饱足,我怎敢去比西东!
译文:
衢州的江面上半帆风起,我在篷窗前悠然自得地笑着。
老年时我深深地沉迷于饮酒,感到惭愧的是写诗的技巧还不足。
天边的垄坂阻挡了秦地,海上的山川通达百越。
希望在余生中能够吃得饱足,我怎敢去比西东!
注释:
- 衢(qu):地名,指浙江省中部地区。
- 发(fā):散发。
- 篷(péng):船或车辆上用以遮风避雨的布篷。
- 笑傲:形容心情舒畅,无忧无虑。
- 晚境:晚年。
- 耽酒:嗜酒。
- 西东:这里指南北方向,比喻地位和权力。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在旅途中小饮的情景为背景,展现了他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心态。诗中的“将至三衢杨村道中小饮”描绘了诗人即将到达目的地的途中,选择在小村庄里小酌几杯,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他对生活简朴、自然的追求。而“晚境但深耽酒癖,穷途犹愧作诗工”则表达了诗人在晚年仍然热爱喝酒,但又感到自己写诗的技巧还有待提高的矛盾心理。
“天边垄坂三秦阻,海上山川百越通”两句通过地理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感慨。他看到了秦地的险峻与百越的广阔,这可能暗示了他对于人生道路的艰难和宽广的不同感受。
最后两句“得尽馀龄安一饱,此身何敢较西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豁达和超然,他希望在余生中能够过得安逸满足,不再去比较高低得失。这种态度体现了苏轼的豁达胸襟和对生活的淡然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