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索岚州路,天寒已着人。
可怜挟纩日,不待饮冰辰。
凉夜更筹永,清秋月色新。
去无河朔饮,絺绤故相亲。
【注释】
八月十一日山中早发薄寒凝冰马上重裘尚未能以御寒也 :八月十一日,在山上早起出发,天气很冷。
时将中秋感旧而作:这时正值中秋节,感慨过去的生活,于是写下这首诗。
萧索岚州路:萧条荒凉的岚州路上。
天寒已着人:天已经很冷了,已经让人感到寒冷。
可怜挟纩日:可恨的是温暖的衣服都已经被裹得紧紧的。
不待饮冰辰:不必等到喝冰水的时候。
凉夜更筹永:清凉的夜晚,更筹的声音很长。
清秋月色新:秋天的月亮是明亮的。
去无河朔饮,絺绤故相亲:因为要去北方,所以不用穿棉布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兼写景的五言律诗。
首联写诗人清晨登山,见山路之冷,以及自己因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而步履艰难的情景。“萧索岚州路”点明了地点,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地;而“天寒已着人”则表明此时已是深秋时节,天气寒冷。“萧索”一词描绘了旅途中的萧瑟景象,给人以苍茫之感。“岚州”指山西古州府名。此句意谓诗人行至岚州一带,山路崎岖,气候寒冷,令人难以忍受。“天寒”二字既点明时间(秋季),又点明天气状况(寒冷)。“已着人”三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严寒天气的感受和对旅途艰辛的无奈。
颔联紧承上文,进一步描绘诗人在寒风中行进的情景。“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惋惜之情,“挟纩”(披上暖衣)本是古人在寒冷天气中取暖的方法,然而此时却无法做到。“不待饮冰辰”则是诗人对这种境况的自嘲,意谓即使想喝一口冰水解渴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气温实在太低了。“凉夜更筹永”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夜宿途中的情景。更筹是用来计时的工具,通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响起一次报时的声音。“凉夜”二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而“永”字则暗示了时间过得很慢,给人一种时光停滞的感觉。“清秋月色新”一句则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月光美景来衬托诗人的心情。这里的“清秋”指的是农历九月,即秋天的意思;“月色新”则表达了诗人对秋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紧承前面的内容,进一步描绘诗人在山路上行走的场景。“去无河朔饮”一句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北方地区的遗憾之情。“河朔”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山西等地。这里的“无河朔饮”并非真的没有地方可以饮水,而是比喻说自己即将离开这片熟悉的地方,心中不禁有些伤感。而“絺绤故相亲”一句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情感。“絺绤”指的是粗布衣物,是古代的一种保暖用品。这里的“故相亲”则意味着虽然彼此相隔遥远,但仍然可以通过这些物品来表达思念之情。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开北方地区的情感,也表达了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尾联则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去无河朔饮,絺绤故相亲”一句概括了前文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北方地区的遗憾之情和与远方朋友分别时的不舍之情。同时,这一联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赏析”部分则是对这首诗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首先从主题上来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开北方地区的遗憾之情以及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其次从情感上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最后从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