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忝同僚分,深惭国士知。
发衰将得白,衣素已成缁。
富贵君馀事,功名彼一时。
腊梅如可寄,为折最南枝。
昔忝同僚分,深惭国士知。
发衰将得白,衣素已成缁。
富贵君馀事,功名彼一时。
腊梅如可寄,为折最南枝。
译文注释
赵鼎臣在桐庐中道偶遇友人钦止的诗。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感激和愧疚之情;次诗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名利的看法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赏析
这首诗是赵鼎臣在桐庐中道偶遇友人钦止后所作。首诗表达了他因深感惭愧而无法自持的情感,同时流露出对友人深深的感激和愧疚之情。次诗则通过对比自己的年岁和友人的状态,反映出他对人生、名利的看法,以及对与友人之间深厚感情的珍视。
首句“昔忝同僚分,深惭国士知”中的“忝”,表示羞愧。这里表达了作者因深感惭愧而无法自持的情感。接着,诗人用“国士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重要性,说明他对朋友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次句“发衰将得白,衣素已成缁”中的“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衰老或年老的意思。这里的“白”可以解释为白发,象征着作者因感愧而生的白发。最后一句“衣素已成缁”,则用“缁”来指代黑色,象征着因岁月积累而变得深沉。这句既表达了岁月带来的变化,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
第三句“富贵君馀事,功名彼一时”中,“富贵”和“功名”分别代表物质财富和名誉地位。这里的“彼一时”意味着这是过去的情况,与当下形成对比。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态度,他更倾向于认为名利只是过眼云烟,不值得过分执着。
结语“腊梅如可寄,为折最南枝”,以腊梅作为寄托,表达了一种希望和期待。腊梅通常在冬末春初开放,象征着坚韧和希望。这里,赵鼎臣用梅花来比喻友情,希望能够像梅花一样保持纯洁和坚强。同时,选择最南枝,寓意着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和钦止桐庐中道见寄二首》通过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它不仅体现了赵鼎臣个人的人生哲学,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