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喜色动周邦,日日江边望节幢。
天下文章曾第一,关西材气本无双。
好栽红药归持橐,却驾朱幡远渡江。
千里不须劳笔力,从来九鼎尚能扛。
送李元量知池州
传闻喜色动周邦,日日江边望节幢。
天下文章曾第一,关西材气本无双。
好栽红药归持橐,却驾朱幡远渡江。
千里不须劳笔力,从来九鼎尚能扛。
【注释】
①“传闻”:指李元量将赴任的消息。②“喜色”:高兴的面色。③“动周邦”:惊动了中原地区。④“节幢”:古代军队中的一种仪仗。⑤“天下文章”:指李元量的文才。⑥“关西材气”:指李元量的才干。⑦“红药”:一种花卉名。⑧“持橐”:拿着书箱。⑨“却驾”:辞谢。⑩“朱幡”:红色的旌旗。⑪“九鼎”:古代传说中国家的重器,这里比喻国家重任。⑫“扛”:举起。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友人赴池州途中所见所闻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首联写诗人听说好友即将赴池州上任的消息而感到非常高兴,并说这种喜悦之情已使中原地区的人们为之振奋,颔联写自己认为李元量的文才天下第一,并且他的才能也像关中的奇石一样独一无二;颈联说自己希望李元量能够如种植红药一样,带着学问去任职,并且像驾驶着朱幡一样,远离家乡,到远方去施展才华;尾联写李元量的才高八斗,而且他有能力挑起国家的重担。这首诗在结构上由景入题,层层深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和殷切期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