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花枝作雾昏,年来无复壮心存。
酒杯屡谏愁听妇,丁口新添喜到孙。
揽镜自怜霜鬓叟,闭关谁顾雀罗门。
乘车强欲班春去,野老携壶许傍辕。

【注释】

  1. 次韵:即“和”韵,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形式。指诗人对他人诗作的应和之作。
  2. 均父:夏倪的父亲名均,因此称父亲为均父。
  3. 辕:这里指车辕,古代车子的前部装有木制的横木,用以驾驭马匹。
  4. 霜鬓叟:形容年老的人头发花白如霜。
  5. 雀罗门:指关着鸟儿的门,这里比喻隐居之所。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人生晚年时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首联“眼看花枝作雾昏,年来无复壮心存。”描述了眼前的景象,仿佛花朵被雾气笼罩,显得模糊不清。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失望,感叹自己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壮志豪情,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充满活力。
    颔联“酒杯屡谏愁听妇,丁口新添喜到孙。”则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的欢乐场景。妻子经常劝酒消愁,而家中又增添了新的成员——孙子,带来了无尽的喜悦。这一转折,从人生的困境转向家庭的温暖,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重新认知和态度转变。
    颈联“揽镜自怜霜鬓叟,闭关谁顾雀罗门。”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岁增长的感慨。他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感叹岁月无情,已变得满头白发。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或失落,反而选择闭门不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一转折,再次突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尾联“乘车强欲班春去,野老携壶许傍辕。”则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虽然作者决定放弃官场生涯,但仍然希望能够像古人一样,带着春天的气息去旅行。同时,他也邀请了一位老友一起出游,一同饮酒、赏花,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时光。这一结尾,不仅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传达出一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家庭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他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种矛盾而又和谐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