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不雨屡占云,抚字区区志颇存。
未暇溉田如召父,翻愁告籴遣臧孙。
愿闻滂沛流鸳瓦,相见欢呼动荜门。
乞与高文讼风伯,卧龙何事敢停辕。
【诗词释义】
西郊不下雨,多次占卦云中,我为抚育婴儿而志在必得。
没有时间灌溉农田,就像召公一样,我担心会像臧孙那样,被人们所责骂。
希望听一听滂沱大雨倾泻于瓦片之上的声音,相见时欢呼声响彻门扉。
请求你和高文一起诉讼风伯,卧龙为何敢停辕而止呢?
【注释】:
- 西郊:指西都长安城郊外的渭水之滨地区。
- 不雨屡占云:《汉书·王吉传》载,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关东大旱,郡国多言“愿降雨”,吉上书建议以“咎在朕躬”,请自省察,并说“灾异变异当随其来,上明下敬则风雨从”。后因称屡次占卜云气而不得下雨为“不雨屡占云”。
- 抚字区区志颇存:意谓抚养婴儿,自己很用心。“抚”是抚养之意,“字”是养育,“区区”是谦词,表示很用心的意思。
- 溉田:灌溉农田,这里指种田。
- 召父:召伯的名字,即周朝召公。召公任北征,曾巡视过渭河一带,治理过黄河泛滥的问题。
- 告籴:古代一种救济措施,官府向百姓借贷粮食,以备饥荒之用。
- 滂沛流鸳瓦:形容大雨倾盆,瓦上流水声如鸾凤鸣唱。“滂沛”意思是雨水充沛。
- 荜门:简陋的房屋,这里指农家的门。
- 讼风伯:诉讼于风伯,这里指请求风伯停止吹打,不要下雨。
- 卧龙:诸葛亮的别号,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有智谋。此处暗指诸葛亮。
- 何事:为什么。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天气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大旱久而不雨的忧思。首句写西郊久雨未晴,连占卜也得不到好兆头,表现了作者的焦虑心情。颔联写自己虽然勤恳地侍奉皇帝、尽心尽力,可还是担心会像召公那样受到责备,又担心像臧孙那样被人民所唾弃。颈联写盼望听到雷声震耳欲聋的声音,使屋瓦都震动起来;盼望看到欢声笑语充满家门。尾联写希望能让风伯停止刮风降雨,不要再让农民受难,让天下太平,让国家安定,让社会和谐,让人民幸福安康。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而又含蓄委婉,寓意深刻而又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