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舅氏如母存,舅氏之子吾弟昆。
昔年儿童今白发,旧事岂复能追论。
乌乎外家久零落,无复驷马乘朱轩。
诸甥独我偶未死,投老得郡西南奔。
故乡隔远亲旧少,忽骑款段呼我门。
相逢握手问存殁,流泪欲哭声复吞。
颇闻二顷皆负郭,力田自可供晨昏。
儿婚女嫁都已了,翁妪屡醉茅柴浑。
人生如此万事足,便可送老三家村。
我行四方走万里,十亩未有桑麻园。
欲置一锥无着处,儒冠误我知何言。
买牛卖剑计已决,家有竹隐堪负暄。
兄能远来复过我,当酿白酒烹鸡豚。

我见舅氏如母存,舅氏之子吾弟昆。

昔日的童年如今已满头白发,往日的往事怎能再追忆呢?

外家已经衰败,连四匹马驾车的豪车都看不到了。

我的两个外甥中只有我还活着,现在正在西南一带做官。

故乡离得太远,亲朋故旧也少,突然有人骑着马来叫我的门。

相逢时握手问候对方的生死状况,眼泪和哭声同时涌上心头。

听说你家中二顷土地都已种上了桑树,勤劳耕作足以供你早晚吃饭。

儿女婚嫁都已经办妥,老两口经常醉醺地在茅屋柴门旁。

人生如此,万事足矣,便可以去隐居在三家村了。

我周游四方走了万里路,但还没有找到一处有桑麻的田园。

想置办一亩田地没有着落的地方,儒生误我不知如何去安排。

买了牛卖掉剑的计划已经决定,家中有竹隐处可以乘凉。

兄台能远道而来又经过我家,我们当酿好美酒烹煮鸡肉豚肉。

注释:

  1. 舅氏:舅舅。
  2. 舅氏之子:舅舅的儿子。
  3. 昆:同辈。
  4. 乌乎:语气词,相当于“呜呼”。
  5. 外家:这里指舅舅家。
  6. 零落:衰败。
  7. 诸甥:指我的外甥们。
  8. 偶:偶尔。
  9. 投老:指年老。
  10. 郡:古地名,这里泛指州郡。
  11. 西南:指南方。
  12. 翁妪:指自己的父母或妻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
  13. 茅柴:用茅草做的炊具。
  14. 三:古代称三十岁为“始冠之年”,所以这里说“三十”。
  15. 桑麻:泛指农作。
  16. 负暄:晒太阳取暖。
  17. 负阴:背着阳光,这里指在室内休息。
  18. 竹隐:隐居之处,借指自己的住处。
  19. 知何言:知道该说什么话吗?
  20. 买牛卖剑:典出《庄子·让王》故事,谓宋国有个人卖牛卖剑而去学道,十年归来后,人问其志,回答说:“买牛时,牛已牵到市上去卖,剑已磨得快出鞘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张会之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意。全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绘诗人与外家的往来、亲友们的相聚、家乡的变化等情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