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豗六月浩无津,行见沙州束两滨。
如带溪流何足道,沈沈沧海会扬尘。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时诗人因永王兵败而流放到浔阳,登车盖亭,眺望江景,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首句“喧豗六月浩无津”,以拟人化手法写江水汹涌澎湃,浩渺无边,没有渡口。次句“行见沙州束两滨”,从侧面描写江水之浩瀚,突出了“无津”的意境。三、四两句紧承首二句之意,进一步描绘江景。前一句说,那像带子一样的河流又窄又浅,哪里值得一提,后一句说,滔滔江水会淹没整个沧海,使沧海变成陆地,也不足为奇了。全诗气势宏大,笔力雄浑。

“喧豗”二字用得十分贴切,既表现了水流的声响,又表现了水流的气势。“浩无津”是实写,“沈沈沧海会扬尘”则是虚写。诗人在想象中,将江水奔腾之势与沧海变陆之势结合起来,构成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