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扁舟寻故友,但穿败履访邻家。
雪堂归去东坡老,云驭飞来萼绿华。
稚子欢呼惊柳絮,佳人疑误认梅花。
出门天地俱无碍,却意江空月在沙。

【注释】

再用前韵 :即用前诗的韵脚。

不用扁舟寻故友,但穿败履访邻家:不用乘坐小船去拜访老朋友,只穿着破履去探访邻居。

雪堂归去东坡老,云驭飞来萼绿华:回到雪堂,已经是东坡老了,驾着云车来的,应该是萼绿华。萼绿华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她驾着云车,飘然而来。

稚子欢呼惊柳絮,佳人疑误认梅花:小孩子高兴地欢呼,是因为看到了柳絮;佳人怀疑是被梅花误认了。

出门天地俱无碍,却意江空月在沙:我走出家门,天地间没有障碍,但心中却有一种空虚之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苏轼晚年的作品之一。诗人在雪堂中与友人告别,乘着云车离开了雪堂。他看到孩子们高兴地欢呼,以为他们发现了柳絮;而佳人们则以为是梅花开得太多,将春天都遮蔽住了。诗人在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感。

此诗写景抒情,情景结合,浑然一体,意境优美。首联两句,点明题旨,言诗人因年迈体衰而不再乘船访友,而是穿着破旧的鞋子去访问邻居。颔联两句,承上启下,由雪堂归来写到自己乘云车而去,又从云车上联想到仙界的萼绿华仙子驾着云车前来相会,既写出了作者对仙人的仰慕,更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颈联两句,由仙人之会引出对人间景物的描写。尾联两句,由仙人之会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以“天地”为背景,以“江空月在沙”为结尾,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无限感慨,也体现了诗人超然出世的人生哲学。

本诗语言质朴平实,风格自然清新,不事雕琢,不拘一格。诗人在表达思想感情时,能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恰当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深远。特别是颈联,诗人把仙人比作柳絮和梅花,把人间比作天地,这种对比十分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