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一梦疾南柯,白发人间所阅多。
土木形骸齐物我,萍蓬踪迹惯风波。
可怜造化小儿耳,其奈痴顽老子何。
毁誉是非何足较,百年颜蹠共山阿。
【注释】
自咏:自我吟诗。南柯:古代传说中槐树下有蚁穴,人入其中,顷刻化为胡蝶。后用为比喻虚幻之事。
白发人间所阅多:指一生看尽了世间的荣辱。
土木形骸齐物我:指自己的形骸与万物一样,都是泥土和木头造成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物我:指人和物。)
萍蓬踪迹惯风波:指漂泊不定的足迹,早已习惯了风浪的颠簸。
可怜造化小儿耳:造化,指自然规律或天帝。这里指自然规律。小儿,指天真、幼稚的人。
其奈痴顽老子何:指无法理解这无知无识的人(老子)。
毁誉是非何足较:毁誉,诽谤和称赞。非,错误。较,比较。
百年颜蹠共山阿:(颜),颜回,孔子的学生,以好学著称。山阿:山坡上。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对自己一生坎坷经历的总结与反思,表达了自己对生死、是非、荣辱等人生重大问题的认识,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超然脱俗的情怀。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清幽,语言质朴自然,风格平易流畅。
首联“浮生一梦疾南柯,白发人间所阅多”,开篇就点出人生如梦幻般地消逝在南柯之间,白头苍苍已阅尽人间百态。“疾”字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迅速和无常。
颔联“土木形骸齐物我,萍蓬踪迹惯风波。”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看法。他认为人的形骸和万物一样,都是泥土和木头造成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他已习惯于随波逐流、四处奔波的生活。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处之和对人生无常的豁达认识。
颈联“可怜造化小儿耳,其奈痴顽老子何”则是从更深层次来思考人生的意义。作者认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不可改变的,即使是无知无识的孩童也无法理解这无情的自然法则。然而,他又感叹自己无法理解这无知无识的人(老子)。这里的“其奈痴顽老子何”既表达了对老子的无奈之情,也反映了自己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难的感慨。
尾联“毁誉是非何足较,百年颜跖共山阿”则是对整个人生的总结与反思。他认为,无论是赞誉还是诋毁,都无法衡量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只是过眼云烟,不值得太过计较。最后,他以自己的名字“颜子”作为结尾,寓意自己虽然一生坎坷,但依然保持一颗平静淡泊的心。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受,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世事无常的豁达认识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