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东南第一山,于今无异玉门关。
乱云衰草苍茫外,赤县神州指顾间。
击楫何人酬壮志,凭栏终日惨愁颜。
中原父老应遗恨,只见旃车岁往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的。它描绘了盱眙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沉思。下面是诗句、译文及注释:
- 自古东南第一山,于今无异玉门关。
- 注释:自古以来,盱眙(今江苏淮安)就是东南地区最有名的名山。如今它与古代的“玉门关”没有区别。
- 赏析:诗的开篇就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盱眙与历史上著名的玉门关相提并论。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盱眙的悠久历史,也强调了它在地理、文化上的卓越地位。通过这样的比较,诗人表达了对盱眙深厚文化底蕴的自豪感。
- 乱云衰草苍茫外,赤县神州指顾间。
- 注释:在茫茫的大地上,乱云和衰草构成了一幅苍茫的景象。而当目光远眺时,只需一指之地便可以到达赤县神州。
- 赏析:这里的“乱云衰草”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苍茫和荒芜,暗喻着国家的现状。而“指顾间”则暗示了只要心中有目标,即使是遥远的距离也可以在一瞬间达到。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 击楫何人酬壮志,凭栏终日惨愁颜。
- 注释:面对着壮丽的自然景色,有谁能挥动船桨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呢?只能依靠栏杆,整日沉浸在深深的忧愁之中。
- 赏析:这里的“击楫”是一种古代乐器,象征着振奋人心的音乐和节奏。然而,面对眼前的美景,人们却感到无法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激动和感慨。“凭栏终日惨愁颜”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法自拔的心境。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困惑,也揭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不满。
- 中原父老应遗恨,只见旃车岁往还。
- 注释:中原地区的父老们应该为失去的家园感到遗憾。他们只能看到每年往来的旃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而这些车辆带走了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 赏析: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中原地区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哀悼。他认为,中原地区的父老们应该为自己的故土和亲人感到遗憾,而不应该只关注那些带来繁荣的外来势力。他希望中原地区的人们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外来势力所取代。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他对中原地区人民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盱眙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其周边环境的观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以及对现实的忧虑,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