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富贵傥来物,宁论小釜与大钟。
古人立朝有始末,出处进退常雍容。
君家伯氏典刑在,愿君勉力追前踪。
赠言敢窃仁者号,聊以写我磊磈胸。
方今天子尧舜上,安得稷契输诚衷。
士气委靡思苟得,民力雕弊屡告穷。
闻君欲草三千牍,宜以此语裨宸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莫子漳回朝时所写。诗人在诗中劝勉莫子漳要树立远大志向,努力追求功名富贵,不要为小节而烦恼;同时告诫莫子漳要立身处世有始有终,进退取舍都要从容自若。诗人还表示自己愿意以身作则,做他的榜样。
首联“功名富贵傥来物,宁论小釜与大钟”二句,意谓功名富贵本是偶然得来的东西,何必斤斤计较一锅饭和一钟酒的价值呢?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态度:认为功名富贵都是偶然得来的,不必过于在意。诗人用“傥来物”三字概括了功名富贵的特点,即它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偶然得来的。而这种偶然所得的东西,又何必去斤斤计较它的价值呢?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暂时的、虚幻的。因此,对于功名富贵的追求,诗人主张应该看得开一些。
颔联“古人立朝有始末,出处进退常雍容”二句,则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这一问题。诗人指出,自古以来,那些真正有成就的人,他们对待自己的出处进退都是非常从容的。他们从不因个人的得失而感到苦恼。因为他们深知,功名富贵不过是一时之事,不能长久。所以,他们能够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这种从容的态度,正是诗人所推崇的。
颈联“君家伯氏典刑在,愿君勉力追前踪”二句,是对莫子漳的劝勉。诗人告诉莫子漳,你家族的先辈们一直以清廉自持,执法公平严明。希望你也能以此为榜样,努力追求自己的事业。这里的“典刑”指的是法度、规范。“前踪”指的是先辈们的行迹。诗人希望莫子漳能够继承先辈的事业,做一个公正无私的法官。
尾联“赠言敢窃仁者号,聊以写我磊磈胸”二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说明。诗人表示,虽然他没有资格称自己是“仁者”,但是他却愿意以仁者自居,用仁者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百姓的利益着想的。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看法和追求。他认为功名富贵都是偶然得来的东西,不应该过于在意。而对于名利的追求,诗人主张应该看得开一些,不必过于执着。同时,他也鼓励莫子漳要立志高远,追求自己的事业,不要为小节而烦恼。最后,诗人也表示了自己愿意以仁者自居,用仁者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