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息林皋与世违,兴来长啸不妨痴。
素怀欲辟留侯谷,僻性耽茹角里芝。
漫谓五湖真乐事,须夸三径足幽栖。
时人何用讯名氏,久矣迂疏不自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鉴赏。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注释】

偃息:安息。林皋:指山林。长啸:大声长呼。留侯:汉初刘邦用张良为留侯。辟:通“避”,避开。角里:指隐居之地。五湖:泛指江湖。三径:借指隐居生活。时人:指那些追逐名利的人。讯:询问。名氏:名字。迂疏:迂腐,不合时宜,不切合实际。

【赏析】

首联说诗人在世隐居,安于林皋之静,与世人隔绝。颔联说自己欲像张良那样避入深山,又像隐士茹草而居,远离尘嚣。颈联写自己虽欲归隐,然仍须时时出仕以求利禄。尾联写世俗之人只知追逐名利,却不知自己的志趣所在。全诗抒发了诗人既想隐居,又有出仕之心的矛盾心情。

【答案】

译文

在树林中安然休息,与世间一切隔绝,高兴起来可以放声长啸,不妨任性而为。

我素有隐居山林的愿望,避开仕途,又喜欢采集芝草。

我常想隐居五湖,但那毕竟是世俗的欢乐,不如隐居三径,自得其乐。

世俗之人何用来询问我的姓名,我已经很久不去理会这些了。

赏析

这首《漫兴》,是诗人退居林下之后所作。他一生追求的是“功成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答曹十二丈书》)的理想生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不能如愿以偿。于是,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的这种矛盾心情。

开头两句是说自己闲居无事,在林下安息,与外界隔离开来。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下面几句则是具体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以及这种生活的满足感。

中间四句是说自己希望隐于山野,远离尘嚣;同时却又想采集灵芝,求得仙术,以求长生不老。这里,诗人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张良留府”(见李白《古风》其十九),二是“采撷芝田”(见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人在这里用这两个典故,表达自己的两种愿望:一是像张良那样隐居山林;二是像隐士一样采集芝草,求得长生。这两种愿望结合在一起,就是“避世全身”的生活,也就是诗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是说:“我”并不追求世俗的名利,因为“久矣(很长时间了)”自己已经脱离了世俗的名利圈子(“迂疏”),所以不必再为此而费心。这里,诗人用反语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

是诗人对自己长期隐居的生活的一种总结。它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唐代中后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不满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