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世远矣,圣道久秕糠。
纵有鲁中叟,弥缝犹未遑。
况复经秦火,烬末谁能匡。
赤帝按剑起,犄角重傍徨。
天运如此耳,不饮之何方。
壶觞辄自引,未肯须臾忘。
匪苟好沉湎,逃名托醉乡。

诗句释义

  • 羲皇世远矣,圣道久秕糠:羲皇指传说中的伏羲氏,伏羲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三皇五帝之一,象征着上古时期的文明。”世远矣”意味着时间已经久远。”圣道久秕糠”表示传统的道德和智慧被忽略或遗忘。
  • 纵有鲁中叟,弥缝犹未遑:鲁中叟可能是指孔子的弟子子贡,他以博学多才著称。”弥缝”意为弥补、修复。这句话表达的是即使有人想要修补(即复兴)圣人的思想和智慧,但是目前还没有开始行动。
  • 况复经秦火,烬末谁能匡:”经秦火”指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这是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文化浩劫。”烬末谁能匡”表示在文化残破的情况下,谁又能恢复?
  • 赤帝按剑起,犄角重傍徨:”赤帝”可能是指刘邦或者项羽,他们分别代表汉朝和西秦。这里用”赤帝”来象征这两位历史人物。”按剑起”可能是指他们发动战争或起义。”犄角重傍徨”形容局势复杂,双方都无法取得决定性优势。
  • 天运如此耳,不饮之何方:”天运”可能是指天命或者历史的潮流。”不饮之何方”表示如果无法顺应这个趋势,将无处可去。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观的情绪。
  • 壶觞辄自引,未肯须臾忘:壶觞是指酒器,用来饮酒。”自引”可能是指自我陶醉、沉溺其中。”未肯须臾忘”表示即使沉迷于酒色,也不愿意忘记这些年来的痛苦和挫折。
  • 匪苟好沉湎,逃名托醉乡:这里的”匪苟好沉湎”表示并非单纯为了享乐而沉溺其中。”逃名”可能是指逃避现实、追求某种虚幻的理想或者理想生活。”托醉乡”表示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寻找安慰和逃避现实的途径。

译文

羲皇世远矣,圣道久秕糠。
纵有鲁中叟,弥缝犹未遑。
况复经秦火,烬末谁能匡。
赤帝按剑起,犄角重傍徨。
天运如此耳,不饮之何方。
壶觞辄自引,未肯须臾忘。
匪苟好沉湎,逃名托醉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圣贤的遗教和现实社会的混乱,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失望和对过去理想的怀念。诗中的“羲皇”、“圣道”等词汇都体现了作者对于古代文明的尊重和怀念。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古代与现在的困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