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烟寒日暝,鸱殿与云齐。
松鼠下阶走,竹鸡当户啼。
碑荒文字古,僧老语音低。
欲往应无计,斜阳照杖藜。

【解析】

这是一首游古寺的诗,写诗人在山中古寺游览所见景物。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物,尾联抒情,全诗意境清幽,富有情趣。

其一,“山烟寒日暝”句:山间云雾迷蒙,夕阳西下,天色渐暗。“暝”是黄昏的意思。

其二,“鸱殿与云齐”句:高高的鸱殿与天空的白云相接。这里的鸱指鸱吻。古代建筑屋脊上的装饰,形似鸱鸟,其作用是防止雨水从屋檐上滴落。

其三,“松鼠下阶走”句:几只松鼠在台阶石缝中跳跃着。“走”是跑的意思。

其四,“竹鸡当户啼”句:竹鸡鸣叫声不断,此起彼伏地传来。“啼”指鸣叫。

其五,“碑荒文字古”句:寺庙中残破的石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碑”指石碑。

其六,“僧老语音低”句:寺庙中的和尚年纪大了,说话声音低沉。“低”是声音不高或不响亮。

其七,“欲往应无计”句:我真想前往,却不知从何说起。“应”是应该、应当的意思。“计”是指计策、方法。

其八,“斜阳照杖藜”句:落日的余晖映照着老人拄着拐棍的身影。“藜”是草茎,这里用来作拐棍的代称。

【答案】

译文:

山中烟雾蒙蒙笼罩,白茫茫一片天光,太阳快要下山了。那巍峨的鸱殿跟云彩平齐,几只小松鼠在石阶上跳来跳去,不时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寺庙中的石碑上的文字都已经模糊不清了,和尚们年纪也越来越大,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低沉。我真想前去拜访一下,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啊!落日的余晖映照着老人拄着拐棍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当时作者客居江南,漫游吴越山水名胜之地,有感于古塔、古树、古寺等古迹,遂写下这首诗。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出古寺的环境及景色,表现出一种恬静淡泊之境,透露出一种对佛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