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去衣裳懒,更长灯烛光。
随身一书笈,贮腹万雕梁。
梦旧传青馆,封须拜皂囊。
羽翰从此正,天步赤霄长。
诗句解析与注释
客去衣裳懒,更长灯烛光。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客人离开之后,因缺少陪伴而感到的孤单和寂寞,以及由此引发的心情变化。”客去”意味着朋友或同伴的离开,”衣懒”则表达了诗人因为缺少伴侣而产生的懒散感。”更长灯烛光”则可能是指夜晚时间变长,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宁静时刻的珍惜。
随身一书笈,贮腹万雕梁。 - 此句描述了诗人随身携带书籍的情境,书笈(书箱)是他携带知识的工具,象征着他的学识和求知欲望。”贮腹万雕梁”则形象地比喻了书箱内部装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犹如一个装满知识的“雕梁”,暗示诗人对学问的追求是广泛且深入的。
梦旧传青馆,封须拜皂囊。 - 这里提到了“梦旧”和“拜皂囊”,其中“青馆”通常指的是古代文人雅集之地,如书院、书坊等,诗人通过“梦旧传青馆”表达了对往昔时光和知识的怀念。而“封须拜皂囊”中的“皂囊”是一种用于装药或信件的袋子,诗人用“封须拜皂囊”形容自己对待学术的态度严谨认真,如同处理重要文件一样仔细。
羽翰从此正,天步赤霄长。 - 最后两句,诗人用“羽翰”指书信或文稿,强调从今往后,他将以更加端正的姿态来书写自己的学问和思考。这里的“天步”可能隐喻着仕途或人生的旅途,而“赤霄长”则可能寓意着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事业的坚定追求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景。
译文
客去衣裳懒,更深灯火亮。
携书箧伴身旁,知识如雕梁般广。
梦中回青馆事,信笺封须恭敬。
笔锋从此正,天道步步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种淡泊名利、崇尚学问的生活态度。诗中运用了典型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书箧”象征着知识和学习的伴随,“雕梁”比喻书籍的丰富和深邃。通过这些富有层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学问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个人的志向和抱负,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