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于所学,常若丧其敏。
临池书未成,池水黑已尽。
传来叶岭帖,遂与兰亭近。
凡兹究极功,亦足损肝肾。

【注释】

  1. 平生:指平生所学。敏:聪明敏捷,这里指才能或技艺。
  2. 临池:面对池塘。书未成:书法没有完成。
  3. 叶岭帖:相传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字帖。兰亭:即王羲之的《兰亭序》。
  4. 凡兹究极功:这里指研究书法达到很高境界的成果。
  5. 损肝肾:《庄子•刻意》云:“肝者,罢极之本,魂者,待之使然也。”这里指研究书法耗费精力,损害身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书法艺术实践中有感而作。诗人从自己的实际感受出发,抒发了对书法实践的体会和感慨,反映了当时文人学士普遍追求书法名作的心理。
    诗的前两句说:平生所学,常像丧了聪明一样,书法没有完成,池水已经黑得差不多了(因为墨汁浸透了整池水)。“常若”一词写出自己对书法的痴迷程度;“丧其敏”表明自己在书法上还差很多,与名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临池”二字点明这是写书法的过程,说明自己是在临池练习,但还没有完成,说明自己对书法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书未成”,说明自己对书法的追求是精益求精的,没有停止,一直在努力。
    第三句说:传来的叶岭帖,便与兰亭接近了。“叶岭帖”指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字帖,相传是张旭用右手的笔力写成的。“遂与兰亭近”表明自己学习书法,希望达到的境界与张旭、王羲之等大师的水平接近。“传”字说明自己是在临习别人的字帖,而不是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
    第四句说:凡是研究书法能达到最高成就的,也是会损害身体的。“究极功”指的是达到很高的水平,“亦”字表明自己认为这样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亦足损肝肾”表明作者认为这种高度的成就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要损害身体健康。“损”字表明作者认为这种追求是得不偿失的,是不值得的,表达了作者的担忧和忧虑。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学士普遍追求书法名作的心理。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鉴,劝诫人们不要过分迷恋书法,要注重身体健康,保持平衡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