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觅灵踪,天台第一峰。
云深唯见寺,夜静忽闻钟。
卓锡随飞鹤,谈玄起蛰龙。
石桥如有约,跨月坐从容。

天台石梁

何处觅灵踪,天台第一峰。
云深唯见寺,夜静忽闻钟。
卓锡随飞鹤,谈玄起蛰龙。
石桥如有约,跨月坐从容。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何处觅灵踪”:这句表达了对天台山神秘而难以寻觅的意境,灵踪可能指的是某种超自然或神秘的存在或者现象。
  2. “天台第一峰”:天台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著称,这里的描述表明天台山是一处极为著名的地理标志。
  3. “云深唯见寺”:这句话描绘了在云雾缭绕之中,只能隐约看到寺庙的景象,突出了天台山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4. “夜静忽闻钟”:夜间寂静之时,突然听到寺庙中的钟声,给人一种宁静、庄严的感受,也可能反映出一种对佛教教义的虔诚追求。
  5. “卓锡随飞鹤”:卓锡可能指的是僧人在寺庙中悬挂经幡的行为,而飞鹤则可能象征着祥瑞和和平。这两句诗表现了一种宗教修行的平静与和谐。
  6. “谈玄起蛰龙”:谈玄意味着讨论高深的哲理或学问,而蛰龙可能指的是潜藏的龙。这里强调了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重要性。
  7. “石桥如有约”:石桥可能是指天台上的某些石制建筑,有约则表示有预定的计划或约定。这可能指代某种神圣的承诺或使命。
  8. “跨月坐从容”:跨月可能是指在夜晚跨越时间的概念,坐从容则表现出悠然自得的态度。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超越日常束缚、寻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译文

在何处寻找那些神奇的踪迹?天台山的第一座山峰。
云雾深处仅能看到古庙,深夜里忽然传来钟声。
僧侣们跟随飞来之鹤,探讨着玄妙的佛理。
仿佛在石桥上有着某种约定,夜晚时我悠闲地坐着。

注释

  • 天台第一峰:天台山的山峰之一,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境内。
  • 卓锡:佛教用语,指悬挂经幡,以表修行。
  • 飞鹤:通常指白色的仙鹤,象征吉祥和纯洁。
  • 谈玄:探讨玄学或哲学问题。
  • 石桥如有约:暗指某种神圣的承诺或约定。
  • 跨月:比喻时间的流逝,如月亮的变化一样无法阻挡。
  • 从容:形容态度镇定自若,不急躁也不慌张。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美景及僧侣们在此修行的情景。通过对天台山的第一山峰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色与神秘的气息;而夜晚钟声的响起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庄重的氛围。此外,诗中还通过描述僧侣们的修行活动,反映了佛教文化在古代社会中的影响和地位。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还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们对于精神追求和内心平静的向往。这种对于美好生活状态的描绘,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富含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