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卫森严锦绣成,夜寒璧月有馀清。
皇坛奠玉横参近,柴燎升烟宿雾晴。
晏粲九天风露迥,雍容群辟佩环声。
执绥更喜多仪肃,盛事应传伯仲荣。
【注释】
宣和己巳:宋哲宗年号。执绥侍玉辂:指皇帝驾到,侍卫人员持绥引导。
羽卫森严:指仪仗整齐严整。锦绣成:指仪仗上五彩缤纷的锦绣装饰。
夜寒璧月有馀清:夜深人静,月光皎洁,十分明亮。
皇坛奠玉:在皇家祭坛上陈设玉石。横参近:指玉辂停在祭坛前近处。柴燎升烟宿雾晴:指柴火燃烧升起烟雾,云雾散开。晏粲:晴朗。风露迥:天空明朗。雍容:庄重、从容的样子。群辟:众臣。佩环声:指大臣们身上的佩玉相击的声音。
执绥更喜多仪肃:侍卫人员手持绥带引导时显得更加恭敬严肃。盛事应传伯仲荣:指这件盛大的礼仪活动应当像兄弟一样相互称誉。伯仲:兄弟。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大礼之隆重的诗。全诗共分四节,每节八句,前六句为一韵,最后两句为一韵。第一、三、四节的第二句押韵,其余各句不押韵。
首联“羽卫森严锦绣成,夜寒璧月有余清”,写仪仗队的阵容十分严整,彩旗飘扬,五色缤纷,犹如锦绣般美丽壮观,而当夜深人静之时,明月皎洁,洒下一片清辉。
颔联“皇坛奠玉横参近,柴燎升烟宿雾晴”,写玉辂停放在祭坛前近旁,准备进行祭祀仪式,而此时柴火燃烧,升起了烟雾,云雾散开,天高云淡,一片晴朗。
颈联“晏粲九天风露迥,雍容群辟佩环声”,写祭祀仪式开始了,天空晴朗,风和日丽,君臣们身着礼服,庄重地排列着,佩玉相触,发出悦耳的声音。
尾联“执绥更喜多仪肃,盛事应传伯仲荣”,赞美这件盛况空前的大礼之隆重,应当像兄弟一样相互称誉。
这首诗通过描写朝廷祭祀仪式的隆重场面,歌颂皇帝的圣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