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坊高阁遍凭栏,曾是芳辰得未闲。
日上天容低接海,风轻湖底倒摇山。
夜深佛火寒星外,春过人烟暗树间。
无意孤吟采幽致,异时行橐断空还。

【注释】

和陈殿丞南州新咏:应和陈殿丞的《南州新咏》。

宝坊(bǎo fāng)高阁遍凭栏,曾是芳辰得未闲。

在繁华的长安城里,到处可以见到高高的楼宇和华丽的宫殿。诗人登上高楼,凭栏眺望,只见昔日曾经是花好月圆的时节,却不曾真正得到休息。

“宝坊”,指繁华街巷;“高阁”,指宏伟建筑。两句写登高所见,表现了诗人对往日繁华景象的怀念之情。

日上天容低接海,风轻湖底倒摇山。

太阳从天边升起,阳光照到海面上;微风吹拂湖面,湖水轻轻摇晃着山岛。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景色的美好,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夜深佛火寒星外,春过人烟暗树间。

夜幕降临,寺庙里的灯火显得格外明亮;春天过去,人们渐渐稀少,树木之间的空地更加幽静。

这两句写夜晚和春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向往之情。

无意孤吟采幽致,异时行橐断空还。

我无心独吟,想寻找幽雅的境界;等到有一天要远游,或许能像陶渊明一样,乘着扁担空手回到家乡。

这两句写诗人的志向和愿望,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与友人陈殿丞唱和之作。全诗通过对长安城内外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首联“宝坊高阁遍凭栏,曾是芳辰得未闲。”描绘了长安城内繁华的景象,诗人登上高楼,凭栏眺望,只见昔日曾经是花好月圆的时节,却不曾真正得到休息。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往日繁华景象的怀念之情。

颔联“日上天容低接海,风轻湖底倒摇山”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优美,太阳从天边升起,照亮了海面上的云彩;微风吹拂湖面,湖水轻轻摇晃着山岛。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夜深佛火寒星外,春过人烟暗树间。”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春天过后的荒凉景象。夜晚降临,寺庙里的灯火显得格外明亮;春天过去,人们渐渐稀少,树木之间的空地更加幽静。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向往之情,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和残酷。

尾联“无意孤吟采幽致,异时行囊断空还。”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他想要在闲暇之余独自吟咏诗歌,寻找幽雅的境界;而当有一天要远游的时候,或许能像陶渊明一样,乘着扁担空手回到家乡。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也透露出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