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叶先枝新绛囊,使君分寄驿人忙。
彩毫封处曾留意,筠笼开时不见香。
风色甚豪应少损,路程差近得分尝。
闽州纵有千千树,未抵家园气味长。
兴化军曹殿丞寄
厚叶先枝新绛囊,使君分寄驿人忙。
彩毫封处曾留意,筠笼开时不见香。
风色甚豪应少损,路程差近得分尝。
闽州纵有千千树,未抵家园气味长。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 “厚叶先枝新绛囊”描绘了一种新颖的荔枝果实,其外壳厚实,颜色鲜艳如同新绛(一种深红色染料)。
- “使君分寄驿人忙”中的“使君”指使者或官员,可能是指蔡襄作为使者将荔枝带给了驿站的人。这里的“驿人”即驿站工作人员。
- “彩毫封处曾留意”中的“彩毫”指的是书法用笔的彩色毛笔,暗示作者在荔枝包装上花费了大量心思。
- “筠笼开时不见香”中的“筠笼”是一种竹制的容器,用来保持荔枝新鲜的同时防止其干燥。“不见香”表明荔枝成熟度很高,但香气已不明显。
- “风色甚豪应少损”中“风色”可以理解为荔枝的外观和色泽,这里指荔枝的颜色非常鲜艳且饱满。“少损”意味着尽管外表无损,但内里的肉质可能已经受损。
- “路程差近得分尝”中的“差近”表示距离不远,而“得分尝”则是指有机会品尝这美味的荔枝。
- “闽州纵有千千树”提到了福建省的泉州,虽然有成百上千株荔枝树,但这并未比得上家乡的味道。
- 赏析:
-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示了荔枝从采摘到送达的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 诗人不仅关注荔枝本身的品质,更通过包装、运输等细节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新鲜事物的欣赏,也有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以及对故乡记忆的怀念,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