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衣仙子过中元,别叶空枝去不还。
应是天人知忆念,再生朱实慰衰颜。

【注释】七月:指农历七月。荔枝,又名丹荔、朱果。唐代诗人杜牧曾作《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

诗题“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应是作者在广东时所作。据《岭南荔枝录》,荔枝以广东为最。但广东荔枝成熟期多在六月以后,故杜牧诗中有“七月”字样。

首句写绛衣仙子的轻盈飘逸。传说中,仙女所穿衣服都是红色的。所以用“绛”字形容。“绛衣仙子”指红衣仙女。“过中元”,中元节,佛教称僧徒念经普施功德的日子。唐代风俗认为中元节是阴曹地府鬼门关大开的时候,鬼魂们会出城到人间游荡。因此,人们要准备供品祭拜祖先和先灵。此句意为红衣仙女在中元这一天从城中经过,穿行于街巷之间。“空枝去不还”,意思是说红衣仙女在城中游览后,又乘着仙气飘然而去,不复返归。这两句描写了一幅红衣仙女在中元节这天,从城中经过,穿行于街巷之间的景象。

第二句“应是天人知忆念”,意思是说,红衣仙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知道人间有许多人对她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这里,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红衣仙女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她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红衣仙女的深深怀念之情。

第三句“再生朱实慰衰颜”,意思是说,红衣仙女之所以再次出现,是因为她在人间感受到了人们的关爱和祝福。她用重生的果实来安慰自己的衰老容颜,表达了对人间的感激之情。

全诗通过对红衣仙女在中元节这天,从城中经过,穿行于街巷之间的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于人间对她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示了人间与天界之间的美好联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红衣仙女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