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寒殊甚,衰年无一能。
砚呵磨墨冻,瓶晒插花冰。
浮世无根絮,馀生有发僧。
苏门如可即,端合事孙登。
【注释】
次韵方万里:指和方万里的诗。方万里是作者的朋友兼好友。寒甚:非常冷。衰年:晚年。砚呵磨墨冻:砚台被冰封了,连磨墨水都结冰了。瓶晒插花冰:瓶子里放着插花,也结成冰了。浮世:指人世间。无根絮:没有根基的飘零之絮。馀生有发僧:余下的岁月还有头发,像出家人一样。苏门:指苏轼的后继者。即:接近。端合:应当。事孙登:应该去事奉孙登。孙登为晋代隐士,有“山中何事(什么事?)?”的诗句,表示隐居山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友人方万里的一首酬答诗,作于元大德六年(1302),当时诗人已经年近七旬。
首联两句,写诗人因连日寒冷而感到十分难受。“衰年”句点明自己年老多病,不能有所作为。
颔联两句,写自己因天气寒冷,连写字、研磨墨都十分困难。砚台被冰封,连磨墨都会冻结;瓶子里放着插花,也结成了冰,无法取出。
颈联两句,写自己的一生如无根飘零之絮,余生已尽,只有出家修行才得解脱。
尾联两句,写自己虽然已经年老多病,但还应该有出世之心,去做孙登那样的隐逸之人。
诗人以“衰年无一能”,自叹人生无常。然而又通过“浮世无根絮”等诗句,写出了人生的苦闷与无奈,同时流露出对出世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