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邮亭日未西,遮留父老杂童儿。
寄言我自无遗爱,底事潸然出涕洟。

【注释】

邮亭:驿站。

寄言:告诉(他)。

无遗爱:不遗漏任何一点慈爱。

涕洟:眼泪和鼻涕,泛指眼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一座小桥时写的,表达了诗人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首句“行过邮亭日未西”,写诗人在邮亭停留的时间不长,时间已经过了中午。“行过”二字,表明诗人是在赶路中偶然经过邮亭的。“日未西”三字,说明当时太阳还未落山,正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急于赶路的情景,也点出了题中的“偶成”。

次句“遮留父老杂童儿”,“遮留”二字,既说明了诗人为何停留的原因,又表现了诗人对乡亲们深深的依恋之情。“父老”指的是年老的父亲、母亲以及老年男女长者;“杂童儿”则是指年轻的男女儿童。“杂”字表明他们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既有长辈也有幼辈。诗人在旅途中见到这些乡亲,便主动地停下马来与他们相见,这是出于诗人对乡亲们的深情厚意,也是出于诗人对自己职责的一种担当。

第三句“寄言我自无遗爱”,“寄言”二字,表明诗人在向乡亲们告别之际,要把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告诉乡亲们。“我自无遗爱”是说,尽管自己在外漂泊,但心中时刻装着故乡的人民,时时想着为故乡的人们做点什么。“无遗爱”三个字表明诗人对乡亲们的深厚情感是毫无保留的,是一丝一毫也不会遗漏的。

最后一句“底事潸然出涕洟”,是诗人告别乡亲时的真实情景。“底事”一词,表明了告别乡亲时诗人内心的悲苦之情。“潸然”二字,形容泪水流得很快的样子,表现出诗人离别时的悲伤情绪。而“出涕洟”三个字更是直接道出了诗人离别乡亲时的真实情况。“涕”与“洟”是同音异义词,都是指眼泪,这里用“涕”与“洟”表示泪水和鼻涕同时流出,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离别乡亲时的情景。

【译文】

走过邮亭太阳还没有落山,挽留父亲老母和少年儿童。告诉他们说我对他们的感情没有一丝一毫的遗忘,为什么竟然会流下眼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