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此际载非熊,紫诏行颁玉殿东。
正好促装趋北阙,元正端的拜三公。
【注释】
庆侍郎:指唐玄宗时著名诗人杜甫的族叔杜冕。
渭川:即渭水,古代以“渭”指代渭水,这里借指京城长安。此际:这时(指朝廷)。载非熊:载有贤才。载,有;熊,喻贤才。
紫诏行颁玉殿东:皇帝下韶书,颁布到东宫(太子所居之地),意思是说皇帝对杜冕十分器重。
正好促装趋北阙:正好赶上准备上朝的时候,赶到北门(皇宫正门)去。促装,急忙收拾衣帽;趋,快走。北阙,泛指朝廷。
元正端:正月初一是新年元旦。
端的:确确实实。拜三公:拜为三公大臣,唐朝时称宰相、太尉、司徒为“三公”,是最高官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公元763年(大历八年)春天写给他的族叔杜冕的一首贺诗。当时杜冕任工部尚书,杜甫通过这首诗来祝贺他。
“渭川此际载非熊”一句中的“兹”,是此的意思。渭水之滨现在有贤德的人才,这是皇上亲自下达诏书要授予他官职的。
第二句“紫诏行颁玉殿东”,紫诏就是皇帝的诏书,行颁就是颁布。这句话说皇帝的诏书已经颁发到了东宫,也就是太子居住的地方,说明皇帝对杜冕非常赏识。
第三句“正好促装趋北阙”,正好赶上准备上朝的时候,赶到北门(皇宫正门)去,表明他要去朝见皇帝。
第四句“元正端”,是新年元旦的开始,意味着新年第一天就要上朝见皇帝,接受封赏了。
最后一句“端的拜三公”,意思是说他将要成为三公大臣,这在当时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族叔杜冕的祝贺之情以及对他的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