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
为人之子欲报德,昊天于我心罔极。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
此邦由来多孝义,县公元有曾参里。
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
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
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
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
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
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
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吓鼠。
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
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
思昔曾为贵乡令,见人母子偶相竞。
令因涕出受孝经,母子翻然起新敬。
余今告汝以因缘,汝宜悉把旧恶悛。
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
五刑不孝最为大,汝宜猛省听予诲。
诗句释义
- 三复蓼莪(lǐ ǒu),蓼是一种植物,莪也是植物的一种。这句话的意思是多次思考父母的恩情。
- 亲恩天地无比伦,指父母之恩如天空与大地一样伟大无量。
-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描述父母生育抚养子女的辛劳与不易。
- 为人之子欲报德,昊天于我心罔极,意指作为儿女应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担心自己无法完全回报父母的恩情,甚至不敢忘记父母的恩情去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 此邦由来多孝义,县公元有曾参里,暗示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孝顺的人,而“县公元”可能是一个地方名,“曾参里”则是指以曾参命名的地方。
- 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可能因为避免与某位著名贤人同名而导致更改地名或名称。
- 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说明这个地区仍然保留有孝顺的传统和美好的名声。
- 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强调人的本性与天道相通,应该遵循前贤的孝道。
- 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对当地风俗中存在的不良行为表示惋惜和批评。
- 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指出有些人忘记了父母的辛苦付出和恩情,将违背道德的行为视为常态。
- 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告诫年轻人要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应该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父母。
- 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吓鼠,提醒年轻人要尊敬并照顾好年迈的父母,不应该辱骂他们如同对待老鼠一般。
- 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虽然这些事情未必会发生,但听到这些后仍然感到寒冷。
- 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意识到如果自己未能引导和纠正,那么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有欠缺的。
- 思昔曾为贵乡令,见人母子偶相竞,曾经担任过一个地区的长官,看到了人们之间的竞争和矛盾。
- 令因涕出受孝经,母子翻然起新敬,因为感动于孝经中的教诲,所以改变了对母亲的态度。
- 余今告汝以因缘,汝宜悉把旧恶悛,现在告诉你们原因和教训,希望你们能够改正错误并悔过自新。
- 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过去的经历和结果已经难以完全表达清楚,但孝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五刑不孝最为大,汝宜猛省听予诲,如果不孝顺将会面临最严重的惩罚,因此应该深刻反省并听从教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孝顺的赞美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于孝顺这一美德的重视和推崇。同时,它也揭示了一些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呼吁人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