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风吹不散,肤寸起云层。
覆手檐如泻,寒心霤莫承。
雷轰天上鼓,电掣眼前灯。
掩卷兴深省,书声息口滕。
这首诗的标题是《书堂遇雨》,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生动地描绘了书堂在雨中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急风吹不散,肤寸起云层。
- 译文:急风无法吹散云彩,每一片云都如同手指般大。
- 注释:这里的“急风”指的是强烈的风雨天气;“肤寸”是对“一寸”一词的夸张,形容云层的厚密程度。
- 赏析:开篇就以“疾风”来描绘风雨之势的强大,突出其对自然景观的冲击力。紧接着用“肤寸起云层”来形容云层厚重,仿佛每一寸都承载着天空的力量,形象生动。
第二句:覆手檐如泻,寒心霤莫承。
- 译文:雨水倾盆而下,就像瀑布一般,让人心生寒意。
- 注释: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雨”比作“泻”和“霤”,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 赏析:此句通过对雨势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在暴雨中的无奈与恐惧。”覆手檐如泻”形象地描绘了雨点密集的程度,使人感受到大雨带来的压迫感。而“寒心霤莫承”则表达了因雨水而感到的寒冷和不便,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第三句:雷轰天上鼓,电掣眼前灯。
- 译文:雷声轰鸣如鼓,闪电划破长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 注释:“雷”与“电”都是自然界的力量,这里用以象征风雨的力量;“鼓”和“灯”分别比喻雷声和闪电,形象地描述了这两种自然现象的壮观。
- 赏析:此联通过对比雷声和闪电,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宏大和震撼。雷声犹如天地之间的鼓声,而闪电则是照亮黑暗的光,两者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效果。
第四句:掩卷兴深省,书声息口滕。
- 译文:掩卷沉思,书中的声音愈发响亮。
- 注释:此处“掩卷”意味着放下书本,开始思考;“书声”指代的是书籍的声音或读书时的声音,“息口滕”则形容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
- 赏析:这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中静下心来思考的场景。通过对比风雨中的寂静和书声的洪亮,反映了人在逆境中的求知欲望和内心的平静。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层次感,也展示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