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修竹下,陈迹忆山阴。
去去人如水,行行杖挂金。
柳丝偏惹恨,禽语更关心。
对景愁千斛,无言酒懒斟。
【注释】
和当涂道中:和,同“合”,应和之意。当涂,古县名,在今安徽境内。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时诗人正从当涂往扬州赴任。道中:在路中途。
陈迹忆山阴:山阴,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
水如:行路之难,形容人行踪不定。
金杖:指拐杖,因杖首饰金环。
柳丝偏惹恨:柳树的柔条易使人产生愁思;也指情人的纤手、纤腰等。惹,引起,招惹。
禽语更关心:禽鸟的鸣叫更使人心烦意乱。禽,通“钦”(qīn)。
对景愁千斛:面对美景,心中忧愁重重;形容愁怀难遣。斛,容量单位。
赏析:
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后四句写旅途中的情事。首联点出此行是去赴任,故有“至今修竹下,陈迹忆山阴”之句;次联写路途遥远,行人如流水般匆匆而过,自己行走艰难,只好用拐杖挂金以助行进,故有“去去人如水,行行杖挂金”之句;颔联写途中所见景物,故有“柳丝偏惹恨,禽语更关心”之句;颈联写旅途所见景物引起的情事,故有“对景愁千斛,无言酒懒斟”之句。此诗以“和当涂道中”为题,实为抒写离京赴任途中的愁苦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至今修竹下,陈迹忆山阴”,写的是在如今修竹之下追忆昔日山阴的旧游。“至今修竹下”,是说今日来到修竹之下,而当年曾在此地与友人相会,留下许多欢乐的回忆。“陈迹”,是说往日的踪迹,已不可复得,只能回忆了。“忆山阴”,是说追忆山阴旧游。山阴,即浙江绍兴,当时是越州所在地。诗人由山阴旧游而想到京城长安,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怀念京都、渴望返回的心情。这几句写来,既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又表现了他离开京都后的孤凄之感。
“去去人如水,行行杖挂金”,意思是说,路上行人纷纷如流水般匆匆而过,我只得拄着拐杖缓缓而行。“去去人如水”,是说自己行走艰难,不得不拄着拐杖缓慢前行。“行行杖挂金”,是说由于自己行动艰难,不得不用金杖作为支撑,所以金杖挂着的金环也摇摇晃晃,显得十分醒目。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行走艰难的境遇。
“柳丝偏惹恨,禽语更关心”,意思是说柳丝的飘拂引起了我的无限愁思,鸟儿的鸣叫更使我心烦意乱。这里的“柳”、“禽”都是诗人眼中的景色。“柳丝偏惹恨”,是说柳枝随风摆动,似乎在撩拨自己的愁绪;“禽语更关心”,是说鸟儿的鸣叫声,使人心烦意乱。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他内心的愁苦之情。
“对景愁千斛,无言酒懒斟”,意思是说面对着眼前的美景,心中的忧愁却重如千斛;我懒得举杯饮酒,因为愁闷难以排遣。这两句写来了诗人在欣赏风景时的心境。“对景愁千斛”,是说眼前的美景令人生愁,愁闷沉重得如同千斛重石一般。“酒懒斟”,是说因为愁绪难以排遣而懒得举杯饮酒。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