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羞涩隐闺房,曾记当年窃药囊。
奔入月中知几载,却于秋后喷幽房。
枝头遗落兼金屑,坐上浓薰沉水香。
恍惚蟾宫身屡到,似犹相隔一门墙。
注释:
嫦娥:月宫中的仙女,代指月亮。
羞涩:害羞的样子。
隐闺房:隐藏在闺房内。
窃药囊:偷取仙药。
奔入月中:进入月宫。
几载:多久。
喷幽房:散发出香气。
枝头遗落:树枝上掉落。
兼金屑:同时落下金色的粉末或颗粒。
坐上浓薰:坐在上面被浓郁的香气包围。
沉水香:沉香,一种珍贵的香料。
恍惚:仿佛、好像。
蟾宫:传说中月宫的名称。
身屡到:多次出现。
似犹相隔一门墙:仿佛还隔着一道门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桂花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桂花的美丽、香气和形态,展现了桂花的高雅、芬芳和坚韧。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将桂花比作嫦娥、月宫等美丽而神秘的事物,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嫦娥羞涩隐闺房”,以嫦娥之羞来比喻桂花的娇嫩与美丽。嫦娥是月宫中的仙女,以其高洁、纯洁的形象为世人所熟知,诗人以此来形容桂花,既表明了桂花的娇嫩,也暗示了其美丽动人的特性。
次句“曾记当年窃药囊”,则进一步描绘了桂花的珍贵。相传嫦娥偷吃了后羿的仙药飞升到月宫,留下了一颗桂树,因此桂花被称为“月宫桂”,象征着珍贵和美好。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桂花的珍爱之情。
三、四句“奔入月中知几载,却于秋后喷幽房”,则进一步描绘了桂花的生长过程。桂花生长在树上,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呵护,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朵会逐渐凋谢,只有那些真正珍惜和爱护它们的人,才能在秋天后享受到它们的芬芳。这句诗表达了对桂花生长过程的赞美和对其价值的肯定。
五、六句“枝头遗落兼金屑,坐上浓薰沉水香”描绘了桂花的形态和香气。桂花盛开时,花瓣如同金黄色的细沙一般,落在枝头,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而坐在花下,人们可以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那是桂花的精华所释放出来的香味。这些描写既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桂花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七、八句“恍惚蟾宫身屡到,似犹相隔一门墙”,则进一步描绘了桂花与月宫的关联。传说中,嫦娥是登上月宫的仙女之一,而桂花则是月宫的常客,常常飘落到人间。诗人用“恍惚”一词来表达这种虚幻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一位月宫的仙子。同时,他也意识到尽管自己与嫦娥之间相隔着一道门槛,但仍然无法阻止自己对她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嫦娥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月宫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桂花的美丽、香气和形态,以及对它与嫦娥的关联进行联想和想象,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
这首《和岩桂》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精心构思,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深沉。特别是对于桂花的描述,更是细腻入微,生动形象,令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