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中涵一太虚,操存须用养工夫。
莹然镜净无纤翳,一性融明万理俱。
批养性存心二说
方寸中涵一太虚,操存须用养工夫。
莹然镜净无纤翳,一性融明万理俱。
注释:
- 批养:指批驳、批评和培养。
- 太虚:道家用语,指虚无、虚空。
- 操存:指实践、操行。
- 莹然:明亮的样子。
- 镜净:形容像镜子一样清澈透明。
- 纤翳:微小的瑕疵或污垢。
- 融明:融合、统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内心修养的诗作,通过对“批养性存心二说”的阐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修养的看法。
首句“方寸中涵一太虚”,意味着在内心深处蕴藏着一种虚无、虚空的状态。这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代表着精神世界的纯净和深邃。
次句“操存须用养工夫”,则指出了实现内心修养需要通过不断的修炼和保养。这里的“养工夫”指的是一种内心的修炼过程,通过这种过程可以使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
第三句“莹然镜净无纤翳”,进一步描述了这种修炼过程的结果。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一样,内心变得清晰透明,没有任何杂质和瑕疵。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象征着心灵的纯净和高尚。
最后一句“一性融明万理俱”,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里所说的“一性”指的是一种普遍的真理或本性,而“万理俱”则是指所有的事物都与此相符合。这表示通过修炼,人的心灵可以达到一种与宇宙万物相融合的境界,从而领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和奥秘。
这首诗通过描绘内心修养的过程和结果,传达了一种追求真理和纯洁的精神风貌。它鼓励人们不断追求内心的升华和完善,从而达到与宇宙同频共振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