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数度断韦编,茅塞余心未豁然。
洞极潜虚浑是梦,观梅卜瓦总非仙。
先天妙处无多画,太古真时只一圈。
今日从知斯不谬,庖羲更出亦何言。
与新安朱元晦谈易有感南窗数度断韦编,茅塞余心未豁然。
洞极潜虚浑是梦,观梅卜瓦总非仙。
先天妙处无多画,太古真时只一圈。
今日从知斯不谬,庖羲更出亦何言。
注释:
- 南窗数度断韦编:南窗多次被剪破,比喻学问的精深。
- 茅塞余心未豁然:心中的茅草没有被清除,仍感到迷茫。
- 洞极潜虚浑是梦:洞极深处隐藏着虚空,仿佛是梦境。
- 观梅卜瓦总非仙:观赏梅花和占卜瓦片都不是超凡脱俗的境界。
- 先天妙处无多画:先天的奇妙之处并不需要太多描绘。
- 太古真时只一圈:太古时代的真理只有简单的一个圆圈。
- 今日从知斯不谬:到今天我才知道这并不荒谬。
- 庖羲更出亦何言:伏羲氏的出现也无需多说。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讨论《周易》的文章,作者在与友人朱元晦讨论《周易》时有所感触,写下了这首诗。全诗以“与新安朱元晦谈易有感”为开篇,表达了作者对《周易》的深刻理解。诗人用“南窗数度断韦编”来形容自己在研究《周易》的过程中,反复翻阅,如同剪断了窗户上的织布机一样。而“茅塞余心未豁然”则表明虽然已经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但仍然觉得心中充满了迷茫,尚未能够完全领悟其中的奥秘。
诗人转向对《周易》中某些观点的质疑。他认为“洞极潜虚浑是梦”,意指《周易》中的一些观点过于玄妙,似乎只是一场梦罢了,难以捉摸其真正的内涵。而“观梅卜瓦总非仙”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周易》中的某些占卜方法的怀疑,认为它们并非真正的神仙之道。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周易》中某些内容的不理解和质疑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又表现出对《周易》的重新认识和赞赏。他写道:“先天妙处无多画,太古真时只一圈。”这句话意味着《周易》中的先天原理其实并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解释,它的本质就如一个圈一样简单明了。同时,“太古真时只一圈”也表达了他对太古时代真理的看法,认为其核心就是一个简单的圆圈,而非复杂的多面性。
诗人总结了自己的感悟:“今日从知斯不谬,庖羲更出亦何言。”他认为今天的自己已经不再对《周易》感到困惑和迷茫了。即使伏羲出现,也无需过多地评价或评论。这表明了诗人对于《周易》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周易》的不同阶段的认识过程。从最初的困惑到后来的理解,再到最后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作者在探讨《周易》过程中的思想演变和成长。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经典文献的深入挖掘和思考,以及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