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嶂横开高几重,巉岩直上半天中。
虚明洞口千年久,澄澈流来一溜通。
海蚌张颐方吸月,云龙奋迹遂乘风。
隼旗出有随轩雨,指日秋成贺岁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面,通过描绘青嶂、巉岩、虚明洞口、澄澈流水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奇。
注释:
- 青嶂(qīng zàng):青色的山壁,形容山峰险峻而高耸入云。
- 横开(héng kāi):展开或伸展。
- 巉岩(chán yán):陡峭的岩石。
- 半天中:天空中。
- 虚明(xū míng):明亮清澈,这里形容山洞深邃而光亮。
- 海蚌张颐(hǎi bèng zhāng yí):比喻洞内深处如同大海中的蚌张开了口。
- 云龙奋迹(yún lóng fèn jì):云龙腾飞跃动的气势。
- 隼旗(shǔ qí):古代的一种旗帜,形状像隼,也指鹰。
- 轩雨(xuān yǔ):窗外的雨。
- 秋成(qiū chéng):秋天丰收。
- 贺岁丰(hèng suì fēng):祝贺新年丰收。
赏析:
整首诗以“青嶂横开”开头,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紧接着,诗人通过对巉岩直上半天中的描述,进一步凸显了山峰的陡峭和险峻,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攀登者在攀登过程中的艰难与不易。
诗中的虚明洞口千年久和澄澈流来一溜通,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展示了洞口的古老和水流的清澈。这两个词语既体现了自然的恒久不变,又突出了水流的纯净,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海蚌张颐方吸月,云龙奋迹遂乘风,这两句诗则将目光转向了洞内的景物。海蚌张颐方吸月,形象地描述了海蚌张开口部吸纳月光的情景,暗喻洞内深处的黑暗被月光照亮,显得格外明亮。云龙奋迹遂乘风,则描绘了云龙在风中腾飞跃动的壮丽景象,象征着洞内的生机与活力。
隼旗出有随轩雨,指日秋成贺岁丰,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隼旗出有随轩雨,意味着隼旗随着轩窗的雨水飘荡在空中,给人一种灵动而自由的感觉。指日秋成贺岁丰,则是对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的表达,同时也寄寓了对国家富饶、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