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开郡为桂林,古号名邦五岭阴。
山琢玉簪攒万叠,江分罗带绕千寻。
青青四顾列群山,生自天工巧若𨬖。
玲珑拔地耸层秀,峥嵘嵯峨星斗间。
其中有岩十二所,伏波灵显存祠宇。
颜公读书窟室中,叠彩北山如列布。
何年龙隐冲霄去,鳞鬣形模镵石路。
仙人刘公飞升时,岩壁宛然遗旧题。
穿云仙迹次左右,□虚道气多南溪。
白雉听经生人类,萧寺丰碑有元记。
信知一性无不通,石窦阴阴苔藓蒙。
西南中隐尤胜绝,穿处得名因吕公。
曾公程公皆旧迹,遗爱在民传古昔。
沈沈岩谷有馀光,炎方胜概神难藏。
周回不远郛郭下,轮蹄追赏何忙忙。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桂山诸岩歌
秦皇开郡为桂林,古号名邦五岭阴。
山琢玉簪攒万叠,江分罗带绕千寻。
青青四顾列群山,生自天工巧若𨬖。
玲珑拔地耸层秀,峥嵘嵯峨星斗间。
其中有岩十二所,伏波灵显存祠宇。
颜公读书窟室中,叠彩北山如列布。
何年龙隐冲霄去,鳞鬣形模镵石路。
仙人刘公飞升时,岩壁宛然遗旧题。
穿云仙迹次左右,□虚道气多南溪。
白雉听经生人类,萧寺丰碑有元记。
信知一性无不通,石窦阴阴苔藓蒙。
西南中隐尤胜绝,穿处得名因吕公。
曾公程公皆旧迹,遗爱在民传古昔。
沈沈岩谷有馀光,炎方胜概神难藏。
周回不远郛郭下,轮蹄追赏何忙忙。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与注解:
1. 秦皇开郡为桂林,古号名邦五岭阴。
- 注释: 秦始皇为了开拓疆域,设立了桂林郡,这个地区因此被称为“古号名邦”。这里的“五岭”指的是五条山脉,是南方的重要地理标志。
2. 山琢玉簪攒万叠,江分罗带绕千寻。
- 注释: 山峦如同被玉簪精心雕刻而成,层层叠叠;江水如罗带般曲折流淌,环绕着山峰。这里的“万叠”和“千寻”都形容山的高度。
3. 青青四顾列群山,生自天工巧若𨬖。
- 注释: 四周望去,连绵的群山绿意盎然,它们仿佛大自然的杰作,精巧无比。这里的“𨬖”可能是对山峦的一种形象描述。
4. 玲珑拔地耸层秀,峥嵘嵯峨星斗间。
- 注释: 山峰挺拔高耸,层峦叠翠,犹如星星点点分布在夜空中的星斗。这里的“玲珑”形容山的形状精巧,“峥嵘嵯峨”形容山的高度和形态奇特。
5. 其中有岩十二所,伏波灵显存祠宇。
- 注释: 这里有许多岩洞,其中一些岩洞里供奉着伏波将军的神灵,因此被称为“显祠宇”。伏波将军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将领。
6. 颜公读书窟室中,叠彩北山如列布。
- 注释: 有一个洞穴是杨公(即杨炯)读书的地方,叠彩山的北边山体就像排列整齐的布阵。这里的“叠彩”是指山的颜色丰富多变。
7. 何年龙隐冲霄去,鳞鬣形模镵石路。
- 注释: 不知何年何月,一条巨龙悄然离去,它的鳞片形状清晰可见,仿佛是在石头路上刻划出来的。这里的“形模”可能是指龙的鳞片。
8. 仙人刘公飞升时,岩壁宛然遗旧题。
- 注释: 有一位仙人名叫刘公,他在飞升成仙的时候,岩壁上留下了他的旧题字。这里的“遗旧题”可能是指他留下的诗句或墨迹。
9. 穿云仙迹次左右,□虚道气多南溪。
- 注释: 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可以看到仙人的遗迹,空气中弥漫着道家的气息,而这条溪流位于南方。这里的“□虚”可能是指山间的云雾。
10. 白雉听经生人类,萧寺丰碑有元记。
- 注释: 一只白雉鸟在聆听佛法的经声,生出了人类般的智慧;一个古老的寺院里,立有一块丰碑,上面刻着元代的纪事铭文。
11. 信知一性无不通,石窦阴阴苔藓蒙。
- 注释: 我相信一切事物都有其相通之处,石洞口被深深的苔藓覆盖,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这里的“一性”可能是指万物相通的道理。
12. 西南中隐尤胜绝,穿处得名因吕公。
- 注释: 在西南方向深处隐藏着一处胜景,因为传说曾经由吕公在此穿行而得名。这里的“穿处”指吕公曾经走过的地方。
13. 曾公程公皆旧迹,遗爱在民传古昔。
- 注释: 曾公和程公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美好的回忆,他们的精神遗产传承至今。这里的“旧迹”指两位先贤的足迹和功绩。
14. 沈沈岩谷有馀光,炎方胜概神难藏。
- 注释: 深邃的岩石峡谷依然散发着余晖,炎凉的地域特色难以隐藏。这里的“沈沈”形容峡谷深邃幽静的景象。
15. 周回不远郛郭下,轮蹄追赏何忙忙。
- 注释: 从周边区域到这座小山的距离并不算远,但游客们仍然忙碌地追随美景,欣赏这美妙的风景。这里的“周回”可能是指周围区域的周长或范围。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桂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展现了桂林的美丽和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对桂林山水、岩洞、寺庙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歌还穿插了历史人物的故事和传说,使得整首诗更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