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禀秀德,气貌或同。
而子俨然,温温其容。
两端发问,未答机锋。
以礼节和,斯言可宗。
【注释】
文宣王:即北魏孝文帝元宏(公元467~534年),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秀:美。
貌或同:相貌相同,这里指才德相合。
俨然:庄重的样子。
温温:温和的样子。
两端:两个端点,这里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礼仪、礼节方面,另一方面指言行方面。
机锋:禅宗语汇,指佛家禅宗所讲的悟性问题,这里指对佛家禅理的领悟。
和:调和,这里指礼仪、礼节方面的协调与和谐。
宗:尊崇。
【赏析】
这首诗是赞颂北魏孝文帝及其弟子的诗句,主要表现了他们谦虚恭敬、彬彬有礼、言谈举止得体的一面。
第一句“人禀秀德,气貌或同”,是说每个人都具有美好的品德,但相貌却不一定相同。这是对人的赞美,也是对孝文帝及弟子们品德的肯定。
第二句“而子俨然,温温其容”,是说孝文帝及弟子们虽然都是人,但他们的容貌却很端庄,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这是对孝文帝及弟子们外貌的赞赏。
第三句“两端发问,未答机锋”,是说孝文帝及弟子们虽然在问话,但却没有直接回答什么,而是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对他们言谈举止的肯定。
第四句“以礼节和,斯言可宗”,是说孝文帝及弟子们的言谈举止都很得体,所以人们尊称他为文宣王。这是对孝文帝及弟子们品德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