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亭枕苍峡,云窦通曲水。
百折如建瓴,㶁㶁鸣不止。
客来一抽钥,白雾噀岩底。
欻翕千丈蛟,拿空翠涛起。
天开混沌窍,日洗盘古髓。
谅匪畜池鳞,多应化雷尾。
冯陵气易壮,怖荡辞难侈。
日假金洞光,景逾瑶池泚。
谁云游方外,巧异缁尘里。
坡仙颇年数,觌面犹尺咫。
采句贵自然,巩言良是已。
琁题豁灵界,篆出蕃君里。
物生亦倚数,有形必有靡。
道人亦多事,浮念何时死。
余生嗜泉薮,痼习牵研几。
太息动静机,于何寄真理。
醉倒和沧浪,烦君更详此。

翠蛟亭和巩丰韵

幽亭枕苍峡,云窦通曲水。
百折如建瓴,㶁㶁鸣不止。
客来一抽钥,白雾噀岩底。
欻翕千丈蛟,拿空翠涛起。
赏析:
诗题中的“翠蛟亭”是一处名胜古迹,位于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因池中有一条形似蛟龙的游鱼而得名。诗人以“幽亭枕苍峡”来形容其地理位置,“云窦通曲水”则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色,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客来一抽钥”,这里的“钥”字指代开启或关闭的意思,形象地描述了主人热情好客的态度。紧接着“白雾噀岩底”,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云雾想象为白色的液体喷溅在岩石上,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欻翕千丈蛟”,这里的“欻翕”形容水势汹涌澎湃,而“千丈蛟”则是对水中游动的巨鱼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拿空翠涛起”,则进一步描绘了水声与浪花交织在一起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天开混沌窍,日洗盘古髓。
谅匪畜池鳞,多应化雷尾。
冯陵气易壮,怖荡辞难侈。
赏析:
“天开混沌窍”意味着天地初开,宇宙尚未形成明确的界限,充满了神秘与未知。这里的“混沌”象征着原始、浑厚的状态,而“窍”则是指缝隙或通道,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神奇之处。

“日洗盘古髓”则是借用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来比喻太阳的光辉能够照亮万物,使之焕发生机。这里的“盘古髓”可以理解为盘古遗留下来的精华或生命力。

冯陵气易壮,怖荡辞难侈。
日假金洞光,景逾瑶池泚。
赏析:
“冯陵气易壮”意味着随着天地的不断演变,万物的气息变得更加旺盛和强大。这里通过“冯陵”这一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天地间的气势磅礴。

“怖荡辞难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他认为虽然自然的力量强大无比,但人类应该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不能过于夸张或炫耀。

“日假金洞光”指的是太阳借由金洞的光线照耀大地,使万物得以生长和发展。这里的“金洞”可以理解为神话传说中的宝藏之地,而“光”则是指阳光。

“景逾瑶池泚”,则进一步描绘了太阳的光芒之美,如同瑶池一般令人陶醉。这里的“瑶池”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之地,而“泚”则是指清澈透明的样子。

谁云游方外,巧异缁尘里。
坡仙颇年数,觌面犹尺咫。
赏析:
“谁云游方外”意味着有人声称自己超脱于世俗之外,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这里的“游方外”可以理解为远离尘世,寻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

“巧异缁尘里”则表达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意境。这里的“缁尘”可以理解为尘世中的俗事或红尘,而“巧异”则是指巧妙而独特。诗人认为只有那些具有独特才华和见解的人才能够在尘世中脱颖而出。

“坡仙颇年数,觌面犹尺咫”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这里的“坡仙”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苏轼(苏东坡),而“觌面犹尺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彼此相见的时间短暂而宝贵的看法。他认为自己虽然与苏轼相隔遥远,但仍然希望能够与他面对面交流思想与情感。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翠蛟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体验,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