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
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只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
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三皇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

  • 解释:“三皇”指的是伏羲、神农、黄帝三位古代帝王。“掩质”即掩藏其真身,“皆归土”意指他们都回到了大地,即死亡。
  • 译文:三皇将真身隐藏于地,最终都归于尘土。

2.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 解释:“夫子”通常指的是儒家思想或孔子。“域中”指的是世俗世界。“夸是圣”表示自称圣人。“老君”指的是道教中的老子,又称李耳。
  • 译文:孔子在世俗世界中自称圣人,老子也在世上自称为真。

3.埋躯只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

  • 解释:“身”指肉体,此处指人的躯体。“遗冢”意为坟墓。“示后人”意为给后人留下榜样。
  • 译文:仅能看到的是空无一人的坟墓,如何给后人展示自己?

4.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 解释:“金骨”可能是指老师的骨头被认为非常珍贵如金。“百炼”在这里可能表示经历了多次的考验或磨难。“色长新”意指颜色长久保持新鲜如初。
  • 译文:只有我的老师留下了宝贵的金骨,这些骨头经受了无数次的考验而依然保持着鲜亮的色泽,仿佛从未褪色。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佛牙赞:这是一首颂扬佛教教义和修行成果的作品,通过对比古今圣贤的消逝,来表达作者对于永恒真理的追求和信仰。
  • 三皇掩质皆归土:这里用“掩质”形容古代帝王们以身体作为传道的工具,最终都回归到了尘土之中。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宇宙轮回的理解,以及对于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财富的看法。
  • 夫子域中夸是圣:这里的“夫子”指的是儒家学者,而“域中”则指世俗的世界。通过对比,作者强调了自己的超脱和独立于世俗之外的精神境界。
  • 老君世上亦言真:这句话中的“老君”指的是道教的创立者老子,作者在这里用老子来比喻自己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这种对比强调了作者对于超越世俗宗教或哲学体系的追求。
  • 惟有吾师金骨在:通过“唯有”这个词,作者表达了对于老师(可能是自己的师父)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知识和智慧传承的珍视。
  • 曾经百炼色长新:这句话中的“百炼”意味着经历多次考验或磨难,而“色长新”则强调了这些考验或磨难并没有改变老师金子一般的宝贵品质。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真理和价值的认识和尊重。

《佛牙赞》这首诗通过对三皇、孔子、老子等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命、死亡、真理和道德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古代圣贤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永恒的追求和对知识、道德价值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充满了对人生和宇宙奥秘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