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并八石,一一注仙经。
雅有深仁行,无非不暂停。
日华精汞法,月魄炼砂灵。
入圣超凡骨,变化本真形。
【注释】
- 逍遥咏:指隐居生活,不与世争。
- 五金: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 八石:指八种石头(即“金”“石”)。
- 仙经:修炼成仙的书籍。
- 雅有:非常。
- 仁行:仁慈的行为。
- 日华:太阳的光辉,象征太阳的力量。精汞法:炼制含汞的丹药。
- 月魄:月亮的精华,象征月亮的力量。炼砂灵:用砂炼药,使药力更加强盛。
- 入圣:成为圣人,得道成仙。超凡:超越凡俗的境界。
- 变化:改变事物的形式和状态。真形:真正的形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修行者所应具备的品质和行为的赞美。
一、二句通过五行八石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修炼成仙的向往和追求。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代表着宇宙万物的根本,而八石则是修炼成仙的关键。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修仙的渴望和决心。
三、四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修炼者品质的要求。仁慈的行为是修炼者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修炼者才能够在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高的成就。此外,无非不暂停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意味着修炼者必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五、六句描绘了修炼者的修炼过程。太阳的光辉和月亮的精华是修炼者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炼化这两种元素来增强自身的修为。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修炼者的具体行为,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利用。
七、八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到成仙境界的追求。进入圣人之境,超越了凡俗的生活和思维,这是每一个修炼者都梦寐以求的目标。而变化本真形则是一种更高深的境界,意味着修炼者已经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他们的存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的存在。
这首诗通过对修炼者的形象塑造和对修炼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成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对于道德品质、自然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认同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