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人歌咏,愚情岂易知。
但求心自乐,不怕面相欺。
枉直回邪灭,颠狂道德持。
高明常鉴照,方寸欲何之。

翻译:

在安静的时候,人们唱歌和歌唱,但真正的情感是很难被理解的。我追求的是内心的快乐,并不担心表面的行为会被欺骗或误导。我坚守正直,消除了所有的邪恶。虽然我可能会感到迷茫,但我会坚持道德原则,并保持清醒的头脑。

注释:

  • 缘识: 缘分和认识。
  • 寂静人歌咏: 在安静的环境中,人们开始唱歌和歌唱。
  • 愚情: 愚蠢的情感或想法。
  • 岂易知: 难以理解或感知。
  • 但求心自乐: 只希望内心能找到快乐。
  • 不怕面相欺: 不害怕别人通过表象来欺骗或迷惑你。
  • 枉直回邪灭: 纠正错误,消灭邪恶。
  • 颠狂道德持: 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即使处于狂热或疯狂的状态。
  • 高明常鉴照: 聪明的人总是能看清真相,不会被表面所迷惑。
  • 方寸欲何之: 心中的想法或欲望是什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思考生活的本质,意识到人们常常受到外表和表象的影响,因此强调了内心的真实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通过诗句“但求心自乐”,诗人传达了一个信息,即真正的乐趣来源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欢乐或者物质的享受。

诗中的“不怕面相欺”表明了诗人对于外在诱惑的超然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理解和知识来自于内心的体验,而非外在的表象。这种思想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真”的追求,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相呼应。

“高明常鉴照”可能指的是智慧的人总是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常见的理念,强调了理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价值。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喧嚣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在的平和与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