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明然得,滋章道理疏。
荣枯皆定分,巧拙亦何如。
抚俗从仁感,临民用教敷。
高明归辅德,建立纪功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属于综合考查,难度较大。解答时注意仔细阅读选项,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这首诗的译文是:谦逊而明智地获得,滋长文章的道理疏阔。荣华与衰败都是命中注定,巧拙也各有各的用途。抚循风俗顺应仁德,治理百姓教化普及。明达通达归于辅政之德,建立功勋记载在史册上。
鉴赏:
首句点出诗中主人公的身份——谦虚谨慎的人(或谦虚有为的人),这是下文写他的行为和功绩的前提。次句承前启后,进一步揭示其行为的本质特征——虚心好学。“滋章”指文章,“明然得”即明确地得到。这里强调的是谦虚好学、虚怀若谷的品质。“滋章道理疏”意谓虚怀若谷的人能够广博地学习知识、道理,并且能融会贯通。
三、四两句紧承“虚怀若谷”“博学多识”之意,具体描写他的处世态度和行为特点。“荣枯皆定分”即荣辱得失都由天定,表明诗人不因一时得失而影响自己的品格修养;“巧拙亦何如”即聪明与笨拙又有什么差别呢?这两句话既表明了诗人的超脱,更表明了诗人胸襟的宽阔以及他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
五、六两句写他的治国理念与实践。“抚俗从仁感”意为安抚民众、顺应仁德;“临民用教敷”意为用教化来引导民众。“高高明归辅德”意为高尚的道德才能辅助君主成就帝业;“建立纪功书”意谓建立功勋,记载在史册上。这两句表现的是他的政治理想与政治抱负。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开阔宏大,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高远的情操。
【答案】
①谦逊而明智地获得,滋长文章的道理疏阔。②荣华与衰败都是命中注定,巧拙也各有各的用途。③抚循风俗顺应仁德,治理百姓教化普及。④明达通达归于辅政之德,建立功勋记载在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