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利乐认天真,心印深藏喻海津。
妙法须求经里字,无缘劳问洞中人。
研穷道德从何入,清净玄通驭物亲。
此语苞含堪赏咏,丹台羽客善铺陈。
逍遥咏
逍遥利乐认天真,心印深藏喻海津。
妙法须求经里字,无缘劳问洞中人。
研穷道德从何入,清净玄通驭物亲。
此语苞含堪赏咏,丹台羽客善铺陈。
注释:逍遥自在,追求快乐,认同纯真的天性。心印深藏,比喻深奥的道理藏在心中。妙法须求经里字,指寻找经书中的秘密或智慧。无缘劳问洞中人,意为无法向他人求教,因为答案就在洞中的人自己心中。研穷道德从何入,指深入研究和学习道德的真谛和方法。清净玄通驭物亲,意指通过清净无欲的心态来亲近和理解万物。此语苞含堪赏咏,意味着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品味。丹台羽客善铺陈,指善于描绘和展示仙境之美的道士。
赏析:
这首诗以“逍遥咏”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人认为,只有真正认识并认同自己的天性,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在诗歌中,“逍遥利乐认天真”一句,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心印深藏喻海津”一句,则揭示了深藏于心中的奥秘和力量。
诗人转向了对于“妙法”的探索。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启示往往隐藏在经典之中,需要我们去挖掘、去领悟。这里的“妙法须求经里字”,既体现了诗人对于经典文献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
诗人并没有满足于对知识的简单追求,而是进一步思考了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他提出“无缘劳问洞中人”,意味着我们无法直接向他人寻求答案,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来获取智慧。同时,他也提出了“研穷道德从何入”的问题,鼓励人们深入思考和探索道德的本质和来源。
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认为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他写道“清净玄通驭物亲”,强调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纷扰、回归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逍遥境界的描绘、对智慧的探索以及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