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不识理深玄,细意精修补业牵。
幻化杳冥随物性,虚无岂是乱相迁。
龙飞入位真堪仰,虎伏休闲有自然。
洞里烟霞何缥缈,神仙景致没休年。

逍遥咏

《逍遥咏》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前两句写世间万物都是虚幻变化,后三句写仙人的神仙境界。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高远。

注释

逍遥:自在、逍遥无拘无束。

时人不识理深玄:世人不懂得事物的道理很深奥难测。

细意精修补业牵:精心细致地修补着自己的过失。业,过错。

杳冥(yǎomíng):幽暗深远。

虚无:空虚不实;不实在;无。

乱相迁:混乱变迁。

龙飞入位真堪仰:像龙一样腾飞进入高位的人确实值得仰望。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尊贵的地位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虎伏休闲有自然:像老虎一样的伏处休憩自有其自然之态。虎,指隐逸之士或隐士。休憩,休息。

洞里烟霞何缥缈(piǎomiǎo):洞府里的烟霞飘渺而不可捉摸的样子。

神仙景致没休年:神仙般的景色永存于世,没有终结之时。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人间与仙境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第一句“时人不识理深玄”,意味着世间的人们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和道理。这里的“理”指的是事物运行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玄”则是指深奥难测。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人们认知局限的无奈和感慨。

第二句“细意精修补业牵”,则是说人们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会付出很多心思和努力。这里的“补”指的是补救、纠正,“业”指的是错误、过失。诗人通过这一描述,强调了人们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应有的态度和行动。

第三句“幻化杳冥随物性”,则进一步描述了世间万物的变幻无常和随顺本性的自然状态。这里的“幻化”指的是变化莫测的现象,“杳冥”指的是深远幽暗,而“物性”则是指事物的固有属性。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顺应,以及对生命流转的理解和接纳。

第四句“虚无岂是乱相迁”,则是说真正的虚无并不是混乱和变迁的表现。这里的“乱相迁”指的是混乱无序的状态,而“虚无”则是空无一物、无迹可寻的状态。诗人通过对这一观点的阐述,表达了对虚无概念的理解,认为真正的虚无应该是超越表象,回归本源的状态。

最后一句“龙飞入位真堪仰,虎伏休闲有自然”,则是说像龙一样腾云驾雾进入高位的人确实值得人们仰望,而像虎一般潜伏休憩也有其自然的从容和从容自若。这里的“龙”和“虎”分别象征着高贵和隐逸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诗人通过对这两种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多样化和对自然法则的顺应。

整首诗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人间与仙境的不同景象,并通过对自然法则的探讨,传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它既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也展示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